一個東西,哪怕它能救你性命,也不一定會提起百分百精神去學,但一個東西如果能賺錢,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村里藏不住秘密,羅英女賺到錢這件事很快被人發現,又很快傳到村外,醫官們驚訝發現,晚上教學時,更多百姓開始對他們提問題,百姓也似乎更認真去記這些知識,尤其是藥材一類。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這股夜間學習風從南北二京向著四周散開,許多百姓都在拼命學拼命記,有人為錢,有人為命,有人為名學會了再去教旁人,在鄉里鎮中聲望就會上升。
但朱元璋一時之間顧不上這些,此前為舉報親人葬禮,他特意從北京大梁趕回南京金陵,后又得知紅薯畝產,便停在南京沒走,一直等到十月,紅薯成熟。
神女看他之前哪怕不清楚作物作用也有用心種,就施法,多給了他幾車紅薯,讓他能種滿一畝地。
一道令下,文武百官都得來到這塊地外面,穿著打扮非常適合下地。他們表情十分困惑,交頭接耳,卻也沒討論出來上位究竟想做些什么。
朱元璋將紅薯的事瞞得很好,直到此刻,他才好似漫不經心地說“四個月前,神女曾賜予俺紅薯。”
天上,水幕浮現,明初百姓立刻緊張地跑到最近藏身所,偷偷往外看,看清是什么后才慢慢放松下來。
“大伙兒快出來不是什么奇怪東西,是神女水鏡,還有咱們上位”
人們像是土撥鼠那樣,一個個冒出頭來,滿眼新奇地盯著水幕看。
普通百姓娛樂活動不多,能有這么一個水幕掛在天上,他們就忍不住和同類團聚在一起,沐浴在陽光底,坐下聊聊天,看看水幕。
“紅薯紅薯是什么”
“哎呀,俺就說過,皇帝也要下地哩肯定是用金鋤頭”
“原來皇帝要下地,那些大官也要下地啊”
“大官不太行,依順是依順,可惜太笨手笨腳,一點也不伶俐,挖個糧食能挖半天。”
“俺兒要是這么干活,以后可指望不上他養老嘍。”
朱元璋也在親手挖紅薯,每挖出來一個,看著那不小的個頭,就嘿嘿傻樂個不停。
紅薯裝滿半車時,百姓還在看熱鬧。
紅薯裝滿一車時,已經有百姓急不可耐站起來,在地上一圈一圈地走,反復走過自己踩踏過的地方。
“怎么還沒收完,怎么還沒收完”
“能收多少啊。”
“最多一車多一點吧”
第一車已是滿滿當當,第二車才剛開始填底。
所有人都盯著第二車紅薯,呼吸急促,臉頰通紅。
看著它一點一點往上升。
“五分之一了。”
“五分之二了。”
“半車了半車了”
“快掐我一下快掐我一下已經五分之三了快滿兩車了我的天我的天啊”
他們用力掐住手心,眼睛一眨不眨,簡直就是世間最癡情的人,在癡迷凝望著他們心儀之人。
一畝地,兩車紅薯,不多不少,正正好。
裝紅薯的車是農家慣用的獨輪推車,每車能載兩石貨。兩車就是
“四石一畝地居然能產四石糧食”
“那東西能不能吃,能不能當主食”
他們迫切想要知道這個。
當然,如果不能當主食,他們也很高興了,吃菜一樣能吃飽。菜多了,變便宜了,飯吃小半碗也一樣能省錢。
然后,洪武皇帝高聲宣布“來人,開鍋,將此物煮熟,朕今日要與諸卿共品紅薯宴”
隨即親自到神女殿前,邀請神女參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