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卻說“汝是國師大力推薦給朕的,望汝不要令國師失望,亦不要令朕失望。”
這是在告訴他,真正把他這顆明珠從底層挖掘出來,拭去泥濘的,是國師,他最該感激的也是國師。
蕭何什么感激的話也沒說,僅是再一次拱手彎腰,道“必然不令陛下與國師失望。”
始皇帝笑了。
他知曉,對于蕭何這樣的文人來說,一個知遇之恩便已足以。他們會在小恩小惠方面言謝,但是默然于大恩,僅會將其記在心中,若是有需要,必舍身以報。
陛下從沒想過吞了神女的功勞,整個天下都是他的,無論蕭何心中向誰,也不阻礙他必須為皇權效力,如此,何必斤斤計較那些蠅頭小利呢。
況且
始皇帝看著端坐在一旁,沒有任何邀功想法的神女,眼底仿佛燃燒著微暗的火焰。
她給大秦帶來的益處,哪里是區區一個人才的感激比得上的。
蕭何走了,韓信就來了。當一個帶著虎皮小帽,穿著皮革所制冬衣的小男孩半點不怯場地走進來,黑溜溜的大眼睛四處打量時,不論是青霓還是始皇帝,都有些懵逼。
這小孩多大了八歲九歲十歲
始皇帝眼皮子一跳,看向青霓。
青霓也眼皮跳了跳,先向始皇帝露出一個安撫的笑容,隨后沖小男孩招招手。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小跑過去,腰間掛著的小巧玉墜搖晃。
青霓拼命戳“統統,一般只有貴族會佩戴玉制配飾,韓信他不是平民嗎該不會真的搞錯了吧”
系統探查了一下,“是他。”又補充“放心,有韓信是六國貴族之后的猜測,而且,他識字,會兵法,還佩劍,普通人家很難教出這樣一個孩子。”
青霓趁機擼了一把兵仙的腦袋,假裝是借此來探查對方身份。金雕玉琢似的小男孩抬頭看著她,眼瞳如太陽初生般干凈,“你就是國師嗎”
神女態度和善“吾是。”又對著始皇帝微微點頭。
這人就是他們要找的韓信。
小孩回想起來之前被教導的禮儀,有些遲鈍地行禮,“新黔首韓信,拜見國師。”
陛下眼眸微亮。
小孩好啊小孩可以從小就培養對大秦的忠心,而且,他們大秦非常缺年輕一輩的將才。就連屠睢其實也已經三四十歲了,蒙恬亦是快四十了。滿打滿算,目前僅有個王離能夠拿得出手。
周朝天官那么多,神女卻為他挑了韓信,必然是考慮到大秦現況,特意為之。
她說了當大秦的國師,就確實在為大秦盡力,沒有半分摻假。
始皇帝微垂下眼眸,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韓信行禮的聲音把他驚醒,“新黔首韓信,拜見陛下。”
小男孩的聲音黏黏糊糊的,行禮的姿態也有些僵硬別扭,唯有渾然天成一股子靈氣,區分了他與尋常小孩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