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便問他“你如今幾歲了。”
韓信道“十一歲”
同樣被賜了坐,韓信看也不看,睜著大眼睛抿著唇直面始皇帝。
陛下也不惱怒,問他“為何不入座”
小男孩眸光灼灼,初生牛犢不怕虎,“陛下讓我來咸陽,又不理我,這是為什么”
始皇帝挑了挑眉,“所以你在不滿”
韓信道“是陛下先說請我來做官,我來了,又整整三十三天把我放在旁邊自己玩,陛下這是言而無信”
小孩子自有小孩子的一套觀點,可不管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你把我放置了一個月,那我就能夠跟你生氣。
始皇帝臉上反而浮現出一抹笑意。
“不錯。”他坦誠“是朕失禮在先,不曾交代臣子為你安排去處,還望小郎莫怪。”
隨后,竟是拱手做了一揖。
韓信直接被鎮住了,那雙墨黑的眼睛直愣愣地盯著始皇帝,“你、你跟我道歉呀”
青霓倒是想起史記里記載的一個人,繚。
按照書中描寫,他非常有才華,而秦王政對他萬分謙卑,每次接見時,都以平等禮節相待,衣食住行皆和秦王的規格等同。然后,繚私下里說秦王政刻薄寡恩,心如虎狼,別看現在謙卑,一旦得到天下,必然和現在是天差地別。
然后,繚就跑了。秦王政得知他私底下說的話,不僅不生氣,還把人迎回來做秦國尉。因而稱為尉繚。
不論這樣的恩寵是否做戲,至少,始皇帝是一個能放得下身段禮賢下士的人。
而始皇帝聽完韓信愣愣的問話,鄭重其事道“是朕耽誤了小郎,先失了信用,本就該道歉,不是嗎”
韓信掐了掐自己的手心,感受到疼痛后,又攤開手,看著自己掌中的月牙印,忽然小小地歡呼了一聲,再次望向始皇帝“我收下你的道歉啦”他再次行了一個不太標準的禮,開心地入座。
始皇帝又向他解釋自己已經整整三個月多不在咸陽,去了百越。原本是想等他來了,看一看他會不會兵法,再考慮他的位置,沒想到百越戰況告急,打亂了計劃,才放置了他那么長時間。
“兵法我有在看書,看了都懂,”韓信直直問“陛下你要給我封什么官”
陛下便道“你可認識王翦”
韓信點點頭,“認識,他很厲害”
陛下問“你想當秦的將軍,領兵作戰嗎”
韓信仰起腦袋“想”
陛下道“你如今年齡尚小。朕決定將你送去徹侯府上,請老將軍親自教你,何時學成出府,朕就何時用你。”
秦朝上將軍、將軍,為臨時職務,戰時設,軍還即撤,如今王翦本不該被稱為將軍,始皇帝依舊如此稱呼他,也是敬重于他為大秦立下的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