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他就是那天的刺客。
一股涼意從張良尾脊骨密密麻麻往上鉆,透進背心。
她早就知道了,卻放任自己留在她身邊,是為了打消他的警戒然后將他抓起來
張良垂眸,自嘲一笑。
不,以神仙的法力,哪里需要如此迂回。她只是從未將他的刺殺放在心上,畢竟,無論他如何做,都不可能越過她去殺掉始皇帝的。
有人上前敲了車廂壁,“國師。”是蒙毅,“陛下有一事,欲請國師前去相商。”
“嗯,吾知道了。”
盡管國師不一定能看見,蒙毅還是朝著車廂微微拱手,回去復命。
神女看向張良,“同去”
張良望著她的眼睛,簡直難以相信,居然有人在得知對方和自己將要去見的人是生死仇敵的情況下,還能那么坦然邀請。
她就不怕,萬一就發生了萬一
三四息后,“不去”車廂設計得很高,神女站了起來,要往外行。
張良的目光落到神女的背影上,眉尖蹙起。
他自詡能猜測人心,然而,神女的心思,他根本看不透這位神祇,所作所為究竟為何她若是站在始皇帝一方,不應該將他捉拿起來嗎
不過,有一件事他能確定。既然神女不在乎他是否刺秦,那么,直白一些,或許會有奇效。
“國師為何不將我交予郎官”
“我希望你能為大秦效力。”
國師比他更直白。
張良平靜道“不可能。我與暴秦不共戴天。”
韓國可以無法復回,但是秦國必須死
“若汝終其一生都無法顛覆大秦,便甘心泯然眾人”
張良“”這時候的張子房,到底不是未來已實現了自己抱負,能夠心平氣和去尋求黃老道術的留侯,他有刨除報仇以外的,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念,讓他如何能接受自己終身無法實現自我價值。
可讓他就此臣服于仇人
“良只愿為一狷者,神女好意,良心領了。”
子曰狷者有所不為也。
青霓的視線在背包格子里放置的忠誠符上一頓,又移開了目光。
不到萬不得已,她實在不愿意因為立場不同,就將一位本該是天之驕子的人囚禁起來。
而且,事情未必沒有轉機。
縱觀張良一生,他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貴族出身,居然能放下身段去做許多貴族瞧不起的刺客游俠之事,親身刺殺秦始皇,只因為這手段或許有用;利誘完峣關的秦軍守將后,大家分明已經變成盟友了,他毫不猶豫單方面撕毀協議,趁對方松懈心神時率兵攻打,名聲沒有實際利益重要;阻止劉邦分封六國貴族,這事會讓主君走錯路那就直接舍棄了,包括他前半生為之奔波的韓國。
假如秦朝越來越穩,他報仇的機會越來越渺茫,張良會釋然的情形未必出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