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保護妻子,父親保護兒女,是你們的責任,而不是國師的責任,舊日她不來,你們遭遇天災依然是妻離子散,流離失所,為何那時不怨懟滿天仙神,如今神女臨塵,爾等便有膽子指責與祂”
“不過是仗著神女又是帶來豐收稻谷,又是變出神泉為人治病解厄,仗著祂會憐憫眾生,方才有恃無恐罷了”
哪怕張良當初去求神女,也僅是想用自己的所有,去試著能不能交換來一些田地恢復糧食生長,讓災民不會因為一生積蓄的流失,熬過了天災,卻依然無法活下去。
他從不覺得神女活該幫他們
聽到這般指責,有人茫然,有人羞愧難當,有人憤怒于神女居然受如此委屈,也有人在被指出心思后,惱羞成怒“那祂為什么不救我們明明對于神仙來說,阻止水災很輕松不是嗎祂明明只需要隨便一揮手,就能讓水流停止”
周圍人一靜,隨后驚訝地望著他,仿佛他是什么貪婪的東西,不知好歹的生物,
那人被眼神刺激到,歇斯底里,甚至有些癲狂了,“我在水里向神明祈禱時,祂在哪里我求神明救救我女兒時,祂在哪里我女兒落水時才那么大,還不到我的腰水流湍急,她連呼救都沒辦法張嘴,就沉了下去,那時候,國師,神女,祂在哪里”
這話倒是惹來了一些人的同情,“這人也怪可憐的,當父親的,女兒死在自己面前,怎么會不發瘋。再說,他說的也沒錯,神女只需要一抬手就能做到的事情,人命關天,為什么不救一救人呢”
也有人反駁,“那以前給河伯娶媳婦,沒有風調雨順時,也沒人砸了河伯的神祠,怪罪祂發大水淹沒莊稼啊。怎么現在神女幫我們的莊稼多長了糧食,讓天雷幫我們開山碎石,減輕勞役,還要怪祂不救人哪有這樣的道理”
那個一開始站出來指責的人依舊嚷嚷著“祂既然當了秦的國師,那祂就該幫我們避開這些災難,不然祂當什么國師”
郎官聽不下去了,面無表情地將縣報往旁邊小吏懷里一塞,走到那人面前,“那你呢你在哪里”
那人“”
郎官漠然地望著他,追問“你女兒落水時,你在哪里你為什么不跳下去救她”
那人腦子一嗡,怔然半晌,牙齒咬得格格響,“我怎么去救她,水流那么急,我做不到,而且我不會游水。只有神仙才能在那種大水中活下來,把人救出去”
郎官質問他“那你為什么不學游水”
那人驚呆了,“我怎么知道當時會發大水”
郎官不依不饒“你生活在水邊,早該想到會出現發大水的一天,你為什么不去學游水水邊長大的孩子,不就應該學會游水嗎”
那人紅了眼,嘶啞著嗓音“水邊長大就該會水嗎而且那么高大的水浪,那么”
郎官打斷他的話,冷笑著嘲諷“那神女就該救人嗎你給過神女供奉嗎倒是神女,贈予了人間豐收,你感激過嗎你沒有,你只是怨懟神女不能幫你更多。”
郎官覺得,這真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那人卻笑不出來,被諷刺到臉紅得滴血,心里仍在不服氣。
祂要是還是天上的神祇,當然可以不管人間,但是祂既然接下了國師的責任,保護大秦的子民,不是祂應該做的嗎
“祂大可以回到天上去啊”那人嘴里罵罵咧咧。
“陛、陛下國師不見了”暗衛急急來報。
本來在睡覺的始皇帝一聽到這話,一激靈,完全清醒了,坐起來,手掌捏緊了床沿,胸膛中心臟急促跳動,“不見了什么不見了為什么會不見了”
陛下掀開被子,外袍也沒穿,一身里衣就急著去了國師府。
空無一神,雪貂神獸也不見了。
暗衛跪伏于地,“國師平日都在府中打坐,偶爾去園中彈奏,欣賞景致,若是回房,便會關了殿門。從昨日午時一直到子夜,再到今日寅時,那房門都是大開著的,臣斗膽進去一看,便發現國師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