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文官悄悄走到李元吉后邊,向他耳語幾句,李元吉眼睛一亮,隨后輕輕嗤笑一聲,引起注意。“文治武功,武功再好又如何那李忱在什么安史之亂后面,彼時王朝滑坡,當然該在軍事上大有建樹,將失去的地盤重新收回,可咱們現在是王朝初開,最重要的是修生養息。漢武帝是打得匈奴跪地求饒了,但他直接打沒了文景之治留給他的家底,我們現在有文景之治的積累嗎可別是太宗打贏了突厥,卻把國家弄得民不聊生,要后面好幾代皇帝為他這一仗收拾爛攤子,恢復國力。”
倒也不是有這個可能。
李淵肉眼可見的又遲疑了。他既想要收回割讓出去的土地,又不想讓國力衰敗。
萬一
萬一就是太宗打完了國力,才導致了什么安史之亂,讓唐后面好幾代就和晉朝永嘉之亂后面那些和擺設沒什么兩樣的晉帝一樣。如果是這樣,唐不過是明面上沒有二代而亡罷了。
李世民心中暗嘆。
他這個阿耶就是一個優柔寡斷的性格,從他和太子的爭端就能看出來。尋常皇帝,哪里會像他家阿耶這樣,一邊立了太子,一邊又不停給另外一個皇子希望,還承諾對方做到什么什么,就把太子之位給對方。這不是放任另外那個皇子膨脹野心嗎
看來,真的只能做到那一步了
李世民眸光晦暗不明。
山鬼興致勃勃道“關于這個,你們不問問我嗎”
所有人皆是一僵。
誰敢問你啊
山鬼見狀,愉悅極了,“太宗是廟號的,他的謚號是文。你們凡人弄出來的謚號,應當比我更清楚意思吧”
李淵“”他此刻滿腦子都是“謚號是文二郎謚號是文”
屬于秦王勢力的大臣們皆是昂首挺胸。
皇帝謚號基本代表著他這一輩子的功過是非,所謂蓋棺定論,便是如此。好皇帝就上美謚,壞皇帝就上惡謚,而“文”,是一個非常崇高的謚號,極受追捧。
經緯天地曰文,愍民惠禮曰文。文治出色,維護了江山穩定,才會被加謚為文。上一個太宗文皇帝,是漢文帝劉恒。
這證明了什么這證明了李世民當上皇帝后,他的文治比他的武功更為出彩,才會謚為文。
“”李建成幾乎是用一種平靜的神態聽了。
算了,佛了,反正一切都看他阿耶的了,他決定沒用,他阿耶決定才有用。
李淵沒有說話。
所有人都在注視著他,等他做出決定。
李淵張開了嘴巴。
李建成抿緊了唇,李世民屏住了氣息,李元吉咬著牙根,等待最后的宣判。
李淵“你們看著朕作甚,神女的解析應當還沒有結束”
百官之中,有人偷偷用手揉著自己的太陽穴。
行吧,還是遲疑著沒有定下來,可放在當今圣天子身上,他怎么一點意外也沒有呢
山鬼卻是瞥了李淵一眼,徑直道“你們心思都跑別的地方上,再說這個也沒意思了。”半點面子也沒給李淵,轉身就走。
李淵抽了抽嘴角,也正要讓人宣布退朝畢竟今天朝會都上成這樣了,再開下去也沒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