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官員相互拋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這也沒辦法,謚號是由下一任皇帝定的,上一任再怎么昏庸,子也不言父過,這時候,就需要禮部來粉飾粉飾,挑一個明面上不出錯,實則暗藏乾坤的謚。
這活,他們確實門清。
又下一個。
“明皇帝明是一個很的謚號吧”
“對,而且,山鬼之前也說,明皇帝讓大唐超越前朝,這個應該以掉。”
“對,我也覺得以。”
李孝恭李民,李民點頭,補一句“他確實配得上一個明字,此人為一明君,應該無甚問題。”
又能開拓疆土,又能發展民生,道一明皇帝,無厚非。就是房謀杜斷一時之,也沒反應過來哪里不對。
唯有太子李承乾身側一個年輕人滿臉糾結之色,與在場人格格不入。李承乾注意到,小問“遐齡,怎么,是膳食有哪里不對嗎”
此人是他的典膳丞,掌東宮進膳、嘗食,他特意帶來宴會上,能不能幫上什么忙。
年輕人沒到會正被李承乾瞥見,一時有些瞠目結舌。
“遐齡”
“殿下,臣”年輕人上有些猶豫,“無事,是起一些往事。”
“嗯。”李承乾便也沒多問。
年輕人,也就是李延壽字遐齡動動身,垂頭坐,臉上還是糾結的神色。
他有別的見解,又怕是自己猜錯,到時在其他人面前出丑,還會被陛下不喜。
再、再考慮一下吧
禮部官員已經開始討論最后一人。
“章武皇帝”
“章敬慎高亢曰章,也就是恭敬謹慎,剛強爽直”
“他剛強嗎”
“這還叫不剛強潼關都不守,非要自家將軍拋棄優勢,和敵軍面對面,剛,就是不強。”
禮部官員的嘴皮子毒辣,聽得在場人頭皮發麻,尤其是某些年紀大的官員,拼命憶自己有沒有做什么誤國誤民或者不施仁義的事,別到時候入土,禮部給擬謚號,也來一個明褒暗貶的字。
李孝恭上前,“陛下,我們認為應該選四。”
“嗯為何”
“正如選擇一,必然不是,效仿堯舜是我們的玩笑話。此大帝是陛下皇子,繼位于明皇帝之前,既然安史之亂造成大唐由盛轉衰,明皇帝治下為大唐最盛,那么,便以剔除一。”
李民露出溫和的笑,等著李孝恭后面的話。
李孝恭在這方面非常有自信,意氣風發地述說“而后,山鬼言京城有六陷,是以大唐于安史之亂后尚能維持,因此,二便不能選,畢竟,還沒讓出。”
李民“確定明皇帝沒有問題”
李孝恭重新一圈“明”的謚意,“明是美謚,謚意亦沒有符合安史之亂的暗諷。”
“有的”一個微弱的音響起。
李承乾驚訝“遐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