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面色一白。
噢,原來不是夢啊
他怔怔坐在床上,又泣淚數行。
奴仆從未見過一個皇帝這么能哭,之前靈堂上便沒有顧及皇帝身份在慟哭,杜府的人怕皇帝身體出問題,請求他不要哀思過度,卻只能聽他悲不自勝哭啼“人情之至痛者,莫過乎喪親也。我視克明若親,此時唯有掩泣。”
而如今,他也不管身旁是什么人,感而泣下“吾失克明,如失一臂。”
賈寶玉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若不說它真意,只開玩笑說這句話指女兒家重感情,易哭,青霓便覺得,李世民才真真是水做的骨肉。
貞觀二十年,杜如晦死時,他徑直在靈堂上哭暈過去。
貞觀二十一年,岳舅高士廉去世,他不遵醫囑,哭得長孫無忌強忍悲痛,攔路請求他不要到高府哭靈,應當保重身體。李世民被攔下后,返回東苑,望著南方痛哭流涕。
貞觀二十二年,房玄齡病重,死于七十高齡,李世民與他握手辭別,在房玄齡床前痛哭許久。
連著三年,李世民送走了三位親人,動不動就數日不食,少食,悲痛得骨瘦形銷。他已經五十歲了,這么糟踐身體,又怎么能不病倒,青霓已經不止一次偷偷潛入皇宮中,給他施加幻境,硬塞食物進他口中,免得這人傷心壞了身體。
到了貞觀二十三年,就連李靖也去了,臨終前,李靖握著李世民的手,苦苦哀求他“陛下,莫要為臣憂悴,臣快八十歲,已是喜喪了。臣先行一步,而這大唐,還需要陛下為它保駕。”
李世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反握著李靖的手,泣涕漣漣,“藥師安心去罷,莫要掛念,莫要掛念”
相比較他那些大臣年歲而言,李世民小了他們至少二十余歲,若玩笑話稱之,說得上是幼主了,于是,出了李府后,他泫然下泣,抬起衣袖,不顧在街頭便一直拭淚,神情恍惚間,他來到了滋味樓里,見到山鬼后,如半夢半醒,問出聲來“足下,我是不是要一個個送走我那些大臣們”
歷史上,李世民該是今年,也就是貞觀二十三年死去,然而青霓一直有在偷偷為他調養身體,增加壽命,他活得必然會比歷史上長久。
山鬼坐在枝椏上,垂眸凝視著唐皇,他彷徨若孩童。
他很痛苦,可很多政策仍在起步。世家在被打壓著,二十年來,科舉出現了不少寒門學子,各地官學已在逐漸替換成免費學府,招收布衣子弟,其中便有女學生。費用全免,包吃包住。
還有給百姓的各項福利。
對于鰥寡孤獨者,官府給予房屋居住,每月發放米豆,便是病了,也有免費醫藥。
對于普通百姓,朝廷設立平價藥店,藥價比其他地方低了三分之一,每年國庫都要為此支出至少數十萬錢。
貧者死后無棺,由官府與棺,收尸掩骼,使得葬埋。
而那些被遺棄的小孩,朝廷也有相應的福利院,雇人乳養,給飲膳,給衣被,給帷帳,年歲大了就送去學堂念書,不分男女。
青霓清楚,皇帝還不能死去,一朝天子一朝臣,所有變法,都依賴于執政者。換了李承乾在位,政策會不會變,尚且兩說。
祂冷酷且殘忍地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