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無奈又好笑,作為一個官員,心里想的不是靠當官治理一方青史留名,而是想靠寫話本名垂青史,這可真是不過李不言高興就好,就像李不言一直支持他的興趣愛好一樣,李也很支持李不言的興趣愛好。
這本話本,李不言刪刪改改,寫了足有大半年時間。就在話本即將徹底成型前,李不言一個不小心把話本手稿弄丟了。
不忍心看李不言就此意志消沉,李陪著李不言找遍了每一個可能的地方。這一找,就找到了詹事府。
原來話本手稿是掉在了詹事府,被皇長孫撿到了。
李站在長廊盡頭,看著前方的皇長孫。
他早就聽說過皇長孫的美名,但因為以前李不言都是外任做官,大半年前才被調回京城,所以這還是李第一次見到皇長孫。
有些人單是站在那里,就會讓人覺得不負世間盛名。即使從來都是天之驕子的李,都無端生出一種自愧不如的心思。
皇長孫手里握著話本手稿,應該正在等著失主來尋,就在李不言要上前拿走手稿時,太子過來了。
沒有弄清事情真相的太子誤以為這是皇長孫所寫,將話本狠狠批評了一頓。
這也許只是太子隨口所言,但對李不言來說,卻是晴天霹靂。
李不忍心再聽下去,要走出去拿走話本,卻被李不言死死拉住。
太子是君,他們是臣。
君上說的話就是金科玉律,君上說寫話本是上不得臺面的東西,它就是上不得臺面的東西,要是李在這時候走出去,肯定會被太子記住。
這種記住,絕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那天,李不言和李站在灌木叢里,眼睜睜看著太子批評幾句后,隨手將手稿丟進了一旁的觀賞湖里。
手稿吸飽了水,開始一點點往湖里沉下去。
就如李不言跌落谷底的心。
在夜里吹了太久的冷風,李不言感染風寒小病了一場。病好之后,李不言不再提起那本話本,而是重新創作了一本新的話本。
只是不知道為什么,這本話本,連李這個做兒子的都不能看。
直到李不言臨終前,李才知道原因
李不言寫的這本話本,有個鼎鼎有名的名字桃花淵。
它不是在講愛恨,不是在講情仇,而是傾注了李不言所有的惡意。
李不言不讓李看,是不希望自己的惡意影響到李,不希望自己在兒子心目中成為一個面目可憎的人。
但惡念只是惡念。
這世間多的是凡夫俗子。只要是凡夫俗子,就會被七情六欲所困擾,就無法避免會對一個人、一件事產生惡念。
李不言寫桃花淵只是為了發泄這股惡念,李相信李不言心里絕沒有半點要通過桃花淵來踐害太子的想法,但有些事情并不由人。
桃花淵還是泄露了出去,對太子的聲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李不言一直希望能寫出一本受歡迎的話本,但總是不如愿,如今終于如愿,李不言卻寧愿這只是一場夢。
桃花淵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有多大的冤屈,到底是有多絕望,才能逼得一國太子站在祭臺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自盡以證自己絕無過半分弒君殺父的念頭。李不言不知道,李不言只能站在人群中,目睹太子自盡的全過程。
人群喧囂雜亂,李不言的世界天崩地裂。
沒有人知道桃花淵是李不言寫的,但李不言那顆原本瀟灑不羈、淡看富貴的心被束上了枷鎖,蒙上了灰塵。
這件事情過后,李不言大病一場,每個晚上都會陷入深深的夢魘中。
李不言沒辦法繼續留在京城,上書天子自請離京,前往偏遠的南方地區做官。
再之后,李永遠失去了他唯一的親人。
3
臨終前,李不言將所有的事情告訴李。
在李不言的葬禮上,李見到了父親生前至交,江時。
江時風塵仆仆,依舊不掩滿身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