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秋聞弦歌而知雅意“是選出來的郡主身份有問題嗎”
慕大老爺點頭“朝中選出來的是瑞榮郡主。”
慕秋回京已有一年時間,對這位瑞榮郡主并不陌生。
她是端王嫡女。
端王是皇后最小的孩子,瑞榮郡主又是端王最小的孩子。
占了這兩樣,可想而知,不僅是端王和端王妃疼愛瑞榮郡主,就連皇后娘娘也頗為喜歡這個孫女。
有這么多靠山在,這位瑞榮郡主被寵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性情驕縱,脾氣上來當街抽打庶出妹妹的情況也不是沒有過,她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去北涼和親。
什么國之大體,什么邊境太平,生來高高在上的瑞榮郡主是不會在意的。
她只知道,她不想去北涼和親,所以她要鬧,鬧得她父王母妃都站在她這邊,鬧到驚動皇后,鬧到皇上也改變主意。
這種任性到極致的做法,放在瑞榮郡主身上,卻顯得很合理。
說白了,瑞榮郡主有鬧的底氣。
她有恃無恐。
不過換位思考一番,慕秋也能理解瑞榮郡主。
以瑞榮郡主的身份,她可以作天作地,一輩子肆意瀟灑,哪怕她出嫁了,她的夫家也越不過皇家,就算她的夫君不喜歡她,也會尊敬她。可若是嫁去北涼,哪怕成為了北涼皇后,也絕不如在大燕順心。
“她這么一鬧,最后會出現什么局面”慕秋輕聲詢問。
慕大老爺兩只手搭在膝上,聞言悄悄在寬大的官袍袖子間豎起一根手指,指了指天“會心軟。”
雄獅老了,手段也仁慈了許多。
慕秋會意。
皇上一心軟,舍不得瑞榮郡主嫁去北涼,那和親人選絕對會換,就是不知道這會落到哪個郡主頭上了。
不過單從瑞榮郡主的性情來說,換了也好。兩國和親是想要修兩國之好,可不是為了結仇的。
慕大老爺也在猜測皇上會挑選哪個郡主去和親,合適的郡主人選就這么多,撇開瑞榮郡主,就只有平王的兩女、肅王的一女。
如今端王在朝野的聲望太大,其他幾位王爺的聲望加起來都沒端王一個人的聲望大。
木秀于林不是什么好處,畢竟端王也只是端王,并非國之儲君。
和親這種事情利國利民,要是平王和肅王舍得女兒,主動提出讓他們的女兒去和親。這和端王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雖說會得罪端王,但絕對是能大漲聲望的事情。
慕大老爺單純從政客的角度分析著這件事的利弊。
雖說他不打算在奪嫡這件事上站隊,但他很好奇,這兩位王爺里會不會有人有這個決斷站出來。
“咦,大伯父,二姐姐,你們怎么在這兒”
兩個弟弟溜來院子玩,看見慕秋和慕大老爺坐在那里,笑著朝他們走來,俯身行禮,小小年紀已有幾分堂前芝蘭玉樹之姿。
“在賞花。”
慕大老爺微微一笑,讓他們也坐下,他要拷問他們這段時間的學問做的如何了。
主動舍一個女兒去和親,最終換來巨大的政治報酬,這種事情不僅僅是慕大老爺看到了,平王也看到了。
這位以“平平無奇”的“平”字作為封號的王爺,可比端王更決絕。
在瑞榮郡主大鬧后宮、端王勃然大怒之際,平王帶著他的嫡長女衡陽郡主進宮,跪在皇帝面前,說自己的女兒自愿前往北涼和親。
而衡陽郡主也肯定了平王的話,說能為大燕子民盡一份心,是她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