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相對比之下,誰不夸一聲衡陽郡主識大體,平王教女有方。
有了平王這招背刺,瑞榮郡主是如愿不用去北涼和親了,但端王也受到她的牽連,遭皇帝呵斥。
就在皇帝打算下旨冊封衡陽郡主為公主,將她作為和親人選時,一件事情真可謂是石破天驚
衡陽郡主前往皇家寺廟時遇襲,跌入湖中,最后被路過的幾個紈绔子弟從湖中救了出來,太醫全力救治下方才清醒,但也落下病根傷了身子骨。
這樣一來,衡陽郡主是絕對不適合再去和親了。
我了個乖乖。
滿朝文武先是被平王的背刺驚了,再被衡陽郡主的落水給嚇到了。
這這不會是端王為了報復平王的背刺,所以籌劃的吧
有這種想法的何止是滿朝文武,就連端王的幕僚們都忍不住這么想。
正在端王府里禁足的端王目瞪口呆。
這真是人在家里坐,鍋從天上降啊,哪怕他再恨平王這個弟弟,要報復也是以后的事情啊,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做這么多事情,他又不是腦子進水了
雖說不少人也都覺著,以端王的心計手段不會把事情做得那么粗糙,但萬一端王就是抓著這點來算計呢
人心,總是經不起猜疑。
最重要的不是滿朝文武怎么看這件事,而是天子怎么看。
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皇帝身上。
皇帝的反應就更耐人尋味了。
他厚賜了衡陽郡主,讓她在家中好好休養身體,又讓太醫隨時待命,務必要調理好衡陽郡主的身子骨,再下令讓京兆尹抓緊搜捕那些襲擊衡陽郡主的賊人。
但對于和親這件事,皇帝再無表態。
哪怕平王入宮,說他還有另一個女兒可以去和親,皇帝也沒有再應允。
直到這天,慕大老爺正在大理寺里翻看一宗命案的卷宗,突然接到旨意要進宮面圣。
慕大老爺到了御書房,發現各部尚書也在。諸位大臣悄悄交換了眼色,都不清楚陛下突然急召他們前來有什么用意。
皇帝終于發話了。
“如今皇室沒有合適的和親人選,朕想著從宗室女和臣女中選擇一人前往北涼,這等利國利民、光耀門楣的事情,諸位愛卿怎么看”
將宗室女或者臣女封為公主送去和親,這在前朝也是有過先例的。
諸位大臣有些意外,但也不算特別詫異。
但說這句話時,皇帝的目光若有似無地一直在慕大老爺身上徘徊。
慕大老爺是何許老狐貍,心頭一跳,隱隱感覺出不對來。
不是慕大老爺自夸,自家侄女的素質,無論是在容貌還是在機敏上,在京城閨秀中都是一等一的好。
她若是作為和親人選嫁到北涼后宮,絕對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北涼皇帝的寵信。
看陛下的意思,似有幾分屬意秋兒的樣子
繼端王之后,慕大老爺也恨不得把那些襲擊了衡陽郡主的刺客給千刀萬剮。他可從來沒想過,和親的事情有朝一日會落到他家侄女頭上。
很快,慕大老爺心中微定。
現如今陛下還沒主動開口,就說明事情還有回旋的余地。
離開皇宮,慕大老爺也沒心思去大理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