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院東廂里,楊蕓釵正坐南榻,聽著歪坐另一邊榻上的夜十一細說著董大將軍捉馮大欲為贅婿因果始末,聽到夜十一說寧家再本領通天,也有所顧忌時,她不禁問道
“除了寧家區家,莫非還有第三家參與其中”
夜十一糾正楊蕓釵的話“寧家算一家,區家可算不了一家,最多算是寧家跑腿兒的。”
寧家幕后區家出面干活,可不就是做做跑腿兒的活計,楊蕓釵應了聲是,聽得夜十一往下為她解惑
“寧尚書任吏部首官,掌大魏官員任免、考課、升降、勛封、調動等,楊將軍是武官,任免自也得經吏部,可在經吏部之前,尚有我皇帝舅舅、習首輔石次輔,及內閣里其他三位閣老,亂世中要拉一位武將下馬,極其容易,太平盛世里,要這么做,可就難了,里面的文章可做,過程卻得講究,何況楊家也不是無根無基,除了董家世代武官極為顯赫外,京城中便數楊白兩家當得武官世家,百年傳承,縱與寧家不敵,寧家要將楊將軍連根拔起,亦不易。”
楊蕓釵不明白“寧家不過是想借為董大將軍拔去楊將軍這根心頭刺,繼而讓董大將軍設局誆馮大表哥入贅董家,何以要將楊將軍連根拔起”
“你忘了”夜十一斜睨楊蕓釵,“我同你說過,馮家縱真失去大表哥此走仕途的好苗子,到底還有后招,馮家不會真自此便與仕途青云無緣。”
楊蕓釵悟道“楊氏一族”
夜十一點頭“沒錯,楊將軍初初入仕時,走的不是科舉,而是楊家恩蔭,自小兵做起,在軍隊中屢獲奇功,方得今日榮耀,楊將軍一草一木所得,皆是他憑著自身實力,一拳一腳拼出來的仕途,正因他太出色了,旁人三言兩語,方能從本是董大將軍左臂的地位轉至董大將軍的敵對面。一旦楊將軍真被拉下馬,他回頭不必細想,也知是誰做的局,一人榮,一族榮,一人損,一族損,屆時他身后的楊氏一族豈會罷休”
縱明知是飛蛾撲火,楊家也得撲得寧家一身腥,此實非精明過人的寧尚書所愿,楊蕓釵頓悟
“大姐姐是說,除寧家外,參與贅婿設局的還有第二家”
夜十一淺笑,問阿蒼松椿院內書房的情況,阿蒼回
“老爺、大爺、二爺尚在。”
夜十一側眸望向窗外,屋外杜鵑花紅黃白紫粉連開,開得院里一片花團錦簇
“取筆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