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皇上在京外幾次三番遇刺,可受了什么傷不曾若是受傷了,得在宮中好生將養將養,讓御醫為您調理一番才是,莫要留下什么后患。”
“再有,這回遇刺,也算是給了您一個警示,咱們大夏雖說擁護您的臣民居多,想要取您性命的亂臣賊子卻也不少,您往后還是少出宮為妙,以免給人可趁之機。”
“便是非出宮不可,身邊兒也得帶足了侍衛,萬萬不可再如今日一般,只隨身帶了兩個黃門,就出宮了。您瞧瞧,如今宸王就已經知道了您的行蹤,若是宸王想要對您不利,或是不慎走漏了您的消息,那您可就危險了”
云莜身邊兒的丫鬟們聽了這番話,不由面面相覷。皇上待她們小姐的確不錯,但也只是出于長輩對晚輩的關愛罷了,她們家小姐這樣長篇大論地對皇上進行說教,會不會引起皇上的不滿
跟在昭睿帝身邊兒的兩個小黃門亦是同樣的想法,皇上近些年來愈發獨斷專行,連太后的話都不一定樂意聽,云家小姐倒好,就這樣直接對皇上進行一通說教,若是惹得皇上發怒可如何是好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對于云莜的這一番長篇大論,昭睿帝非但從頭聽到了尾,聽完后,面上一點兒也不見慍色,整個人都沉浸在“朕就知道莜莜是在關心朕”的滿足感中。
待云莜說完這么一通話,昭睿帝甚至還親自為云莜斟了一杯花果茶來,那杯子恰好也是個白釉荔枝杯,瞧著倒是有幾分意趣。揭開杯蓋,清香撲鼻,昭睿帝巴巴地看著云莜“你方才說了那么多,可感覺口渴了喝點兒茶潤潤口吧,若是還沒說完,歇會兒再繼續。朕行事常常顧頭不顧尾,正需要你時時在一旁提點朕,你說什么,朕都會好好記在心里。”
昭睿帝這副“你說什么都對”“你愿意怎么教訓朕,朕都洗耳恭聽”的模樣,讓云莜覺得自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她氣鼓鼓地接過了昭睿帝遞來的茶,一口飲盡。這般牛嚼牡丹,自然沒品出這茶是個什么滋味兒,倒是白白浪費了一杯好茶。
昭睿帝看著這一幕,唇畔掛上了一抹縱容的笑“朕這么緊趕慢趕地上門,就是為了讓你瞧一瞧朕,以免你再平白為朕擔心。沒想到這回來了,還能聽到你一番關懷之語,這一趟委實沒有白來。上回在云府用過的姜汁魚片、甜合錦與洪字雞絲黃瓜1都是極好的,朕后來讓御廚做過,可惜總也做不出你們府上的味兒來,不知今日,朕可有幸再品嘗一番”
“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不過是臣女閑暇時隨意琢磨的幾道菜罷了。皇上若是想吃,臣女今兒個再給您做上一遍就是。今兒個天冷,單是這么些菜,怕是不大夠,不妨再添上一盅熱騰騰的老母雞燉菌菇湯,再來一碟兒福字瓜燒里脊,一碟兒萬字麻辣肚絲,一碟兒蜂蜜花生2,皇上覺得可好”
從上回那一頓膳食之中,云莜便瞧出昭睿帝是個甜辣口的,這回自然投其所好,又添了幾樣甜辣口的菜。
昭睿帝聞言,心中愈發甜蜜,只覺得云莜果然關心他,雖嘴上不說,但他愛吃什么口味的菜,她都暗中觀察了記在心中。
哎,罷了,莜莜要面子,不愿承認,他也都依她了,只要他心里頭知道她是關心他的,便足矣。
這回昭睿帝沒準備讓云莜一個人忙活,他要進廚房給云莜幫忙。
這可驚呆了跟在昭睿帝身邊兒的兩個小黃門,一個小黃門嘴里喃喃著“這不合規矩”,另一個稍微讀了些詩書,便以“君子遠庖廚”之語來勸昭睿帝,直言那廚房不是皇帝這等身份貴重的君子該踏足之地。
對于前者,昭睿帝不予理會,他向來最是不拿約定俗成的規矩當回事兒;對于后者,昭睿帝則有理有據地反駁了回去“孟子云,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3。此語只是將仁善與遠庖廚聯系在了一起,并不是說踏足廚房之人就是自輕身份之人,可惜世人對先賢之言總是多有曲解。如今,朕不過是不忍見莜莜獨自一人忙活,去給莜莜幫個忙罷了,怎么就不妥了呢”
云莜只看昭睿帝這口齒伶俐的模樣,便可知他在朝堂之上是如何引經據典舌戰群臣。
可惜這般好本事,如今竟只拿來與黃門辯駁,論證他陪她進廚房的合理性,真真是讓人不知該說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