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假裝不滿的蹙起眉頭,抱怨道“汗阿瑪待他們如此寬厚,倒顯得兒子斤斤計較了。”
是的,他表達出的不是對康熙決定的不滿,而是對自己的阿瑪不向著自己的不樂。
康熙失笑道“多大的人了,還這次小兒女態。”
“再大也是汗阿瑪的兒子,你得疼我。”
想想以眼淚博出位的劉皇叔,再想想白蓮指數十級的唐太宗,太子表示不就是對自己親阿瑪撒嬌嗎本太子毫無壓力
康熙哈哈大笑,“好,好,好,阿瑪疼你。梁九功,快把太子愛吃的松子糖端上來,堵堵你二爺的嘴。”
“嗻。”梁九功笑瞇瞇地應了,并親自去端了一碟新進上的松子糖,嘴里還替康熙說好話,“萬歲爺知曉您愛吃,特意讓御膳房做的。”
太子對他微微點了點頭,道了聲“有勞”,捻起一顆剔透如琥珀的松子糖放進嘴里,臉上逐漸露出了懷念的神色。
“記得兒臣小時候,汗阿瑪為了哄兒臣安靜不打擾您批折子。每到兒臣哭鬧的時候,就為兒臣松子糖吃。”
其實,太子打小就很少哭鬧。
嬰兒的本能是很敏銳的,他們下意識地知道,在誰面前能鬧,在誰面前不能鬧。
仔細算來,太子雖然是被康熙撫養長大的,父子二人卻沒有多少平常人家該有的溫馨和親昵。
但這并不妨礙太子把那少得可憐的溫馨拿出來,反反復復地好生利用。
人的記憶是會被大腦美化的,謊言說上一千遍也能變成真理。
太子相信只要他說的次數夠多,每次提起的時候都不著痕跡的添加上一些東西。久而久之,那些原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康熙的記憶里。
只要康熙自己記得了,誰還敢指著康熙的鼻子,說他記錯了
沒有溫情,那就創造溫情
借著一碟松子糖,太子成功軟化了康熙。
等糖吃完太子又不甘心的說“兒臣知道汗阿瑪仁慈,不愿意多造殺孽。但內物符貪腐問題日漸嚴重,卻也不能放任不管。”
“那依太子之見,該如何整頓呢”康熙的神情有些無奈,態度已經不復一開始的強硬了。
“這個,得讓兒臣想想。”太子沉眉思索了片刻,提議道,“既然內務府不好查,那不如就查給內務府供貨的皇商”
和內務府的奴才們一樣,皇商的職位也是世襲的,這些年幾乎沒怎么變動過,嚴重缺少新鮮血液,也缺乏競爭力。
太子覺得,只要嚴懲一批皇商,再招募一批新的上來。至少短時間之內,新上位的皇商不敢糊弄上頭。
內務府那些奴才有了先前的震懾,也不敢立即就與新的皇商相互勾結,欺上瞞下。
這法子雖然治標不治本,但揚湯止沸,總比放任自流的強。
康熙已經否定了太子一次,而太子也明顯退了一大步,一時倒不好再次否決。
且皇商說起來再怎么好聽,畢竟還是商人。
作為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市農工商”的等階思想,已經深深印刻在康熙的腦子里了。
對于商人,康熙下意識的輕視。
如今太子在朝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康熙并不想因為一點小事與太子撕破臉,沉吟了片刻便準了。
“汗阿瑪圣明”孩子低頭暗笑。
原本他的目的,就是整頓皇商。至于嚴查內務府,不過是個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