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康熙,還是有一腔雄心壯志的。
在意識到這件事有利可圖,而且風險極小之后,他立即就召集了宗室諸王,秘密商議此事。
在太子極具煽動性的游說之下,宗室諸王的面前,展現出了一片宏偉的藍圖,讓他們的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不是他們不疼愛女兒,樂意把女兒嫁到蒙古去受苦。而是以清朝如今的國策,宗氏郡主嫁蒙古,幾乎是必定的命運,只有極少數人能避開。
誰又能保證,自己的女兒會成為那少數里的幸運兒
既然不能保證,何不提前做準備,讓女兒嫁入蒙古之后也能活得肆意
等胤禛收到消息的時候,他們已走到了福州閩侯縣。
當然了,這封信還是以哥哥的名義送過來的。
太子還在信里告誡胤禛,日后再送信,不必大信封套小信封,一來容易引起八阿哥的不滿,二來容易被有心人注意到。
“這里寫的什么你嘴角都快裂到耳朵后面去了。”他看一封信,都能把臉看成一朵花,明若不免好奇。
胤禛把關于宗室公主的那一張,抽出來遞給她,“你自己看吧,我也說不清楚。”
明若看完之后,心情十分復雜。
一是因為他沒想到,胤禛真的敢把這件事推到康熙面前;二是沒有料到,胤禛和太子之間,竟然這樣的掏心掏肺,雙方近乎是毫無保留。
“怎么,你不高興”胤禛睨了她一眼。
“不,我很高興。”明若神色復雜帶著向往地說,“我是真的很想看看你,原本生活的時代,究竟是怎樣一個世界竟能養出你這樣的人物。”
他不但想法驚世駭俗,而且還不止有想法。他一直在盡可能地貼合環境,將自己的想法最大限度地推行開來。
被她這樣直白地贊美,胤禛難得的不好意思,急忙夸了回去,“別光說我呀,你也不差呀。像火耗歸公,攤丁入畝這樣的政策,如果換一個人,還真不一定有你的膽量和決心。
而且,你還做成了。這個策略,不但在你之后的大清一直在用,甚至還延續到了我們新中國建國之后。”
建國之后收農業稅,就是簡單的只收一樣。
在后世人看來非常稀松平常,但若是拿到康熙朝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時間是最公平的量器,不管史書工筆如何評價一個皇帝,他所推行的好策略,都會延續在歷史的洪流里,向世人證明他的高瞻遠矚。
比如秦朝的郡縣制,又比如雍正皇帝推行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
縱然后世沿用之時,會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但最核心的東西,總是不變的。
明若從前被他打擊得多了,如今他猛然放開了夸,還句句都夸到她最得意的點上,頓時就讓明若星花怒放,一張臉很快就變成了胤禛同款,笑得跟朵花似的。
“唉,這就對了。你長得這么好看,還是多笑笑的好。”胤禛提起茶壺替他續了杯,似不經意般調侃了一句。
明若心頭歡喜,卻又不愿太過情緒外漏,強制按耐住。只有從她那通紅的耳根,和不住摩挲茶杯的手指,才能看出些許些心緒。
“咳。”她咳嗽了一聲,轉移了話題,“這么大的功勞,你真的就甘心讓給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