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現在意地笑了笑,“什么功勞不功勞的,我的功勞就算大破了天去,皇上還能把皇位讓給我不成”
他功勞已經夠多了,小小年紀便被封了貝勒,委實不必再于朝堂上冒頭。
他只是可憐那些史書上寥寥數筆,卻個個都英年早逝的公主而已。
胤禛嘆道“生而為女,本就不易。我能為她們做的不多,能讓她們多一條路,多一個選擇,也不枉我穿越這一遭了。”
但凡多出一兩個海蚌公主那樣的,也不枉他與太子、八阿哥苦心籌謀一場。
一片赤誠之心,令明若聳然動容。
明若悄悄握住他攤在桌安上的手,柔聲道“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世人大多是自掃門前雪,你能這樣不計回報的為公主們考慮,已經很好很好了。”
在沒有他的前世里,縱然雍正皇帝也心疼自己的女兒,卻從未想過這根本上改變什么。而是把自己的女兒留到京城,將兄弟們的女兒封做公主,遠嫁蒙古。
只要他自己的女兒不必遠嫁,他的兄弟們是不是同樣心疼自己的女兒,他也顧不得許多了。
胤禛輕笑著搖了搖頭,喃喃道“我哪里是不求回報我只是”
他只是在這個時代待的越久,就越懷念從前的世界,越想要改變現狀,想要將如今的世界,修改得與他熟悉懷念的環境越發貼合而已。
或許是妄念,或許窮他一生都不可能。
但若是什么都不做,不就更不可能了嗎
“只是什么”明若下意識地問。
胤禛忽而一笑,沉聲道“我只是覺得,同樣生于皇室,不該因為他們是女兒身,就剝奪了他們追逐權利的資格。”
皇室的女兒,應該有與皇子同等的追求權利的資格;平民百姓的女兒,也應該有和她們的兄弟們一樣追求前程的權利。
只是后面那一句,如今說來太過不合時宜,胤禛也就隱去了沒說。
對于他說出來的那一句,明若連連點頭,萬分贊同。
仔細想想,若是她的懷恪文能武能定國,無論嫁到哪里,她都不必擔心自己的女兒會過得不好。
從前是她執迷了,陷入了禮教框定的誤區。只以為女兒家輕松自在的日子沒幾年,就一味寵溺,他將女兒嫁的近些,女婿不敢造次,便能幸福安樂一生。
可事實證明,她的想法是錯誤的。
她將女兒寵得太過天真嬌氣,根本適應不了婚后的新環境。
他是親王又如何,他有本事拿捏住女婿一家又如何女兒在婆家的日子,終究是自己過的。后宅里總有無數手段,能讓人有苦說不出。
于是,他的女兒年紀輕輕便難產而死,在這世間未曾遺留半絲血脈。
哪怕他登基之后,將女兒追封公主,死后的哀榮,又與活人何干
見她說著說著又不高興了,胤禛有些摸不著頭腦,只好轉移話題,“也不知道揆敘和隆科多到哪里逛去了”
自從隊伍里多了一個明若后,揆敘和隆科多就突然點亮了神隱技能,隨時隨地都能給他倆創造獨處的機會,簡直比他們的親爹親媽都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