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相信,如果是做了一世皇帝,又重來一次的雍正皇帝,再處理關于先帝妃嬪的事,一定不會再如此肆意,更不會覺得這是家事,是私事。
乾隆登基之后,將被雍正圈禁的叔叔們陸陸續續都放了出來,又把被雍正除級的八阿哥和九阿哥一脈重新收了回來。
許多人都因此暗罵乾隆不孝,踩著他老爹收攬人心。
可誰又知道,這不是雍正在做了十三年皇帝,弄清楚了帝王心術之后,教給他兒子的手段
畢竟做皇帝的,哪能順心肆意呢
太子微微一笑汗阿瑪,做皇帝的,哪能順心肆意呢
他決定以彼之道,還至施彼之身。
葛禮雖然是皇上的心腹,但葛禮犯錯,和皇上有什么關系呢
皇上是很好很好的,不好的是那些仗著皇恩浩蕩,便肆意妄為的奴才。只要把這些奸邪之輩全部除去了,那皇上還是好皇上,還是大清國的明君。
汗阿瑪,你既然這么喜歡這個套路,那兒子便反過來,將它用在你身上,你說好不好
既然汗阿瑪在用了多次這個套路之后,還想當然地以為不會影響太子的威望,應該不會介意兒子也用一用的。
反正,有不會影響您在群臣心目中的威望,不是嗎
清君側,就從葛禮開始吧。
太子痛心疾首地說“汗阿瑪以孝治天下,那葛禮深受皇恩,卻不尊汗阿瑪的教誨,對其母十分不孝,不但不聽母親勸告,還有毆打其母的行跡,實在是令人發指”
“什么”康熙震驚了,“你說的可是真的”
太子正色道“不敢欺瞞汗阿瑪。”
康熙氣得渾身直哆嗦,“他怎么敢他怎么敢朕如此信任他,對他交托重任,數次提拔”
作為一個熟讀詩書的少數民族帝王,康熙可太明白他們滿人的立身之本了。
若論正統,他們滿人入關還不到三代,委實談不上,只能在私德上下功夫。
哪怕是做給天下漢人士子們看呢,也不能出現這中二品大員毆母的事情。
更何況,這個二品大員還是八旗親貴,甚至是天子近臣。
太子趕緊給康熙開脫,“汗阿瑪日理萬機,全天下的政務都等待您的決斷。那葛禮又十分善于偽裝,蒙蔽圣聽也不足為奇。汗阿瑪,這不是您的錯,都是那葛禮太過狡詐”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但康熙可不像當年的太子那樣,面對皇父明目張膽的打壓毫無辦法。
好在康熙并不了解太子的真實想法,只是覺得太子孝順,才會一心為他開脫。
“保成啊,你還是太年輕了”康熙語重心長地教導太子,“便是葛禮蒙蔽圣聽,但在世人眼中,他就是朕的心腹。若是以不孝為借口辦了葛禮,朕最少也有個失察之罪,這讓世人如何看朕呢”
太子迅速低下了頭,只覺得眼睛里像進了石頭一樣難受。
汗阿瑪,原來您是知道后果的呀。那你當年為何那樣對我,那樣對待你寵了二十多年的太子
“汗阿瑪說的是,不能因為一個葛禮,影響了汗阿瑪的名聲。”
太子沉吟了片刻,慶幸道“好在汗阿瑪寬恕葛禮的事還沒有傳開,不如再找一個苦主上告,咱們借機辦了他,也讓世人看一看汗阿瑪的公正嚴明。”
這世上的事,只要你想做,總有無數個方法能做得到。
見康熙還有些遲疑,太子就知道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不禁提醒道“葛禮毆母之事,既然兒臣能查得到,保不齊別人也能查得到。萬一有個愣頭青立功心切,不管不顧地當眾捅了出來,豈不是影響了汗阿瑪的圣明”
別遲疑了,現在咱們是在爭分奪秒地維護您的名聲呢。
康熙眼皮子一跳,終于下定了決心,“好,就按你說的辦不過這苦主”
太子立刻道“汗阿瑪放心,兒臣立刻就著人去辦,此時和汗阿瑪半點關系都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