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太子這樣懂事,康熙滿意地點了點頭,“那你就先去吧。”
可是太子卻沒有走。
“汗阿瑪,兒臣還有一個想頭,想請汗阿瑪參詳一二。”
剛解決了一件事,維護了自己的名聲,康熙的心情不錯,便笑道“說來聽聽。”
太子冷靜地說“也是聽汗阿瑪說了明年要選秀,兒臣才突然冒出這個想法的。若是汗阿瑪聽了覺得不可行,請不要責怪兒子。”
一聽見“選秀”兒子,康熙就暗暗猜測莫不是保成有了心上人,又不好意思明說
想到這中可能,康熙的笑容里就多了幾分男人都懂的曖昧,調侃道“看來保成是真的長大了。你有什么想法,盡管說。”
說來太子今年也有十七八歲了,卻不聞毓慶宮中的美貌宮女被太子收傭,康熙還暗自嘀咕過,懷疑太子的身子是不是有問題。
要知道,他寵幸第一個宮女的時候,才十二歲。
是的,有些人表面上是個一本正經的嚴父,私底下卻會偷偷關注兒子的私生活。
當然了,這個兒子,僅限太子。
若是有人問他,知不知道大阿哥幾歲收用的房里人,他一定會眼睛一等,呵斥一聲“放肆”然后再理所當然地表示這中事情,應該去問惠妃。
對,就是這么雙標,也不怪大哥整日里嫉恨太子。
太子道“近些年汗阿瑪的舉動,兒臣雖然只能看懂十之一二,卻直笑汗阿瑪有心削弱滿漢之間的爭端。
兒臣才疏學淺,在這方面也幫不了汗阿瑪多少,卻也不能就此袖手旁觀,任由汗阿瑪一人逆風前行。”
他先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立場,在康熙露出動容之色后,才說出了真正的目的。
“兒臣想著,既然汗阿瑪有此心,何不趁著為兒臣選妃之際,允許漢人官員的女兒一并參選呢”
清朝選秀,秀女的來源有四中,最上者為滿洲八旗親貴之女,次著為蒙古八旗親貴之女,再次者為漢軍八旗官員之女。
除了這三中之外,滿漢上三旗包衣之女,也是皇帝納妃,皇子納妾的正當途徑。
只不過,包衣之女走的不是大選途徑,而是小選。
漢軍旗和純粹的漢人是完全不一樣的,而清朝選秀歷來也和漢人沒有什么關系。
雖然清朝皇帝的后宮也不乏漢人妃子,但要么就是像順治帝那樣,為了安撫漢人降臣;要么就是江南官員進貢上來的美女。
走正當選秀途徑的,一個都沒有。
太子驟然提出這個建議,完全出乎康熙的意料之外。
不過,康熙卻越想越覺得此議可行。
太子的正妃自然是要在八旗親貴中選擇的,哪怕不是滿軍旗的,也得是正兒八經的滿人。
那么,就舍出一個側妃之位拉攏漢人,又有何不可呢
“朕準了,會請皇太后下懿旨的。”
太子喜道“多謝汗阿瑪恩典,兒臣先前還擔心,這個提議過于莽撞。”
康熙笑道“年輕人有想法這很好,你有想法就盡管提出來,朕的身子還硬朗,也能為你把把關。”
心愛的太子如此上進,康熙又怎能不欣慰
太子順勢露出了孺慕之色,父子二人又說了好一通體己話,他才告退。
雖然目的只達到了一半,但太子已然心滿意足。
畢竟,“坑爹”這中事情,不能想著一蹴而就,要一步一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