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人能夠拒絕得了從龍之功,可是同樣的,也沒人能拒絕得了向皇帝告密之后得到的獎勵。
對于這種風險對半開的事,太子除了胤禛,誰也不相信。
“二哥放心,我連明若都不告訴。”胤禛鄭重承諾。
提起明若,太子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對了你福晉成婚之后,還是整日往道錄司跑嗎”
“是呀。”胤禛并不覺得這有什么。
太子提醒道“雖然這是你們夫妻之間的事,但宮里面已經傳出了閑話。只怕過不了多久,承乾宮娘娘或者是永和宮娘娘,就要找你們夫妻說話了。”
胤禛心中一凜,“多謝二哥提醒。”
也是,畢竟在這個年代,對女子的最高要求,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專心打理家業相夫教子,讓丈夫沒有后顧之憂。
皇貴妃那里還好說,她如今的見識已經不一樣了,多半就是走個過場。
但德妃那里,就有些麻煩了。
如果胤禛和德妃的關系不好,德妃固然在心里不滿明若這個兒媳,但嘴上卻不會說。
如今他們母子二人的關系早已緩和,德妃那一腔為人母的擔憂,自然就藏不住也不用藏了。
不行,回去之后得和明若商量一下,究竟該怎么應付永和宮那邊。
反正讓明若放棄一切事業回歸家庭,不管是胤禛還是明若,都是不樂意的。
下一步,他還準備把手工編織廠開到京城來,帶動進城的中下層婦女,一起尋求經濟獨立呢。
他總不能幫別的女孩子解脫了來自家庭的壓迫,卻讓自家人繼續受封建禮教壓迫吧
毓慶宮的太監宮女不少,但真正能被太子絕對掌控的,卻還不到一半。
就這,還是前些年太子聯合胤禛鬧了一通,讓康熙不好再頻繁的更換毓慶宮伺候的人。
若是像前世那樣,只怕太子身邊,連貼身太監都要時刻防備,更別談什么心腹了。
所以,他們要搞宮廷政變,要么就得拉攏一到兩支禁軍,要么就是快準狠地先把康熙放倒。
太子仔細分析了一下,發現把康熙放倒,竟然比拉攏禁軍的成功率更高一點。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歷代禁軍的訓練模式了。
皇帝對于禁軍的組建,一直都是矛盾的。既怕禁軍太弱保護不了自己,又怕禁軍太強造自己的反。
特別是五代十國之后,宋朝的開國皇帝來了個黃袍加身,完全靠軍隊上位,讓后世的皇帝對于軍隊更加防備。
這其中,防備的對象也有禁軍。
所以,越往后的朝代,禁軍的構成就越復雜,到了清朝的時候,禁軍竟有包括虎槍營、善撲營、前鋒營、護軍營,乃至步兵統領轄下的五城兵馬司等十四支禁軍機構。
這些禁軍相互之間并沒有同屬關系,屬于平級,彼此的職責之間還相互限制。
更重要的是,這些禁軍的首領都是皇帝指派,空降過去的,沒有一個是從本營中脫穎而出升上去的。
這就造成了一個皇帝知道,卻有無可奈何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