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在蔡九英身邊多年,對蔡九英的了解說不定比蔡九英自己都深。
他很清楚,每當老爺露出這種神色就是在思考,而且是不希望別人打擾的獨立思考。
于是他屏聲凝氣,半點動靜也不敢弄出來,就怕打斷了自家老爺的思維,會沒有好果子吃。
也不知思索了多久,反正蔡九英眉間的折皺非但沒有展開半分,反而越來越深。
很顯然,他思索的事并沒有結果。
最終,他輕輕的噓了一口氣,蹙眉喃喃道“這位四爺到底是什么來頭,小小年紀就能讓縣太爺對他畢恭畢敬。還有他身邊那幾個常隨,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
那份氣度,說是大家公子都有人信,在四爺這里卻只能做個長隨。
還有一個讓他萬分不甘的事實他沒有說出口,那就是自小就讓他驕傲的兒子蔡涉川,往那幾個長隨身邊一站,竟然相形見絀。
趙旺低下了頭,沒有回話,他知道老爺也不需要他回話。
果然又過了片刻,蔡九英才嘆了一聲,自己得出了結論。
“無論如何,這位四爺不是咱們惹得起的。”
然后他很快就轉移了話題,“對了,這幾天少爺和少奶奶那邊怎么樣”
說到“少奶奶”這三個字時,蔡九英不是很明顯地頓了一下,若不是趙旺了解他,還聽不出來呢。
趙旺的頭垂得更低了,“回老爺的話,昨日夜里少爺秉燭夜讀,到三更才睡下。”
“你確定是秉燭夜讀”蔡九英冷笑了一聲,只覺得氣不打一出來。
“小人十分確定。”趙旺道,“昨天夜里,正是小人家那口子給少爺送的宵夜。少奶奶不在書房,只有少爺一個人在讀書。”
蔡老爺的眉頭立刻擰成了一個圈子,煩躁地問“那涉川的學問為何不進反退”
不錯,他是希望兒子和兒媳夫妻和睦。
但他的目的可不是為了替兒媳撐腰,而是想讓兒子不要耽于女色,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讀書上。
這也是為何在發現了盧氏的異常之后,他不但自己裝作沒有發現,還讓妻子也若無其事的原因。
守著嫡妻一人,總比和丫鬟廝混好吧
比起盧氏所謂的幫夫運,蔡九英顯然更相信自己兒子的天資與才學。
那盧氏是及笄之后才加入蔡家的,在盧氏沒加入蔡家之前,他兒子的學問便一無是處嗎
不,他兒子自小就天資聰穎,能年紀輕輕就考中秀才,靠的正是自己的勤奮與刻苦。
可是這段時日,蔡涉川在讀書上的表現,卻讓蔡九英不確定了。
如今的蔡涉川固然和妻子琴瑟和鳴,密里調油一般,但同樣的他的功課也從未放下過。
蔡九英為何對自己的兒子那么有信心呢
就是因為蔡涉川無論再怎么胡鬧,但有一點,他的腦子始終十分清明。
那就是,無論什么事,也比不上他讀書科舉重要。
但是自打從草堂搬回家之后,蔡涉川在讀書上的表現就一日不如一日。
剛開始的那段日子,蔡九英可以當他是驟然搬回家里,心里不大痛快,所以在學問上也不如往日經心。
可是如今都過去這么久了,他的學問非但還是沒有進宜,反而還不如從前了,這讓蔡九英怎么能不著急
難不成,涉川以往的成就,真的全靠盧氏的幫夫運
心里一旦有了懷疑,就會不由自主地替自己的懷疑尋找佐證。
疑鄰盜斧的故事就是這么產生的。
此時此刻,蔡九英再不敢信誓旦旦地說,盧氏沒來之前我兒也中了秀才的話了。
因為秀才和舉人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存在,而蔡涉川中舉,正是在娶了盧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