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蔡太太便思量著讓他們跟著一起見見父親的朋友,先混個臉熟。
大戶人家的人脈,便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并傳遞下去的。
進了上房之后,秦川和黃九郎出于禮數,目不斜視。在蔡涉川給父母行完禮之后,他們也按照晚輩的禮數上前拜見。
“小生秦川黃九郎,見過員外,見過安人。”
雖說每個長輩在教導子女的時候,都會告誡一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顏控幾乎是所有人的通病。
面對生的好看的人,不管是誰都會下意識的多幾分寬容,增添幾分先天的好感。
蔡家父母也不能免俗。
黃九郎自不必說,他是狐仙修成的人,天生便有一副端麗俊俏的容貌,耀眼得很。
秦川的容貌生得英朗,本就極為出色。如今又換了盧氏的內在,平添了三分溫柔敦厚,更得長輩喜愛。
蔡太太大大方方地將兩人打量了一番,見是這樣兩個出眾的俊秀人物,笑容更深了三分。
“兩位既是小兒的朋友,老身就拿個大,妄稱一聲長輩了。”
兩人忙道不敢。
見他們如此知禮,蔡太太更加喜愛,就近拉著黃九郎的手說“涉川平日里也沒什么朋友,難得可以與你們交好你們。也不要客氣,就把這里當自己家就行。”
這種客氣話已經成了套路了,但凡是兒女的至交好友進了家里,幾乎每個長輩都會說幾句類似的話。
當然,若是兒女不聽話,把世仇家的孩子引進家來了,就算兩個小輩的關系再好,做長輩的態度也必定十分冷淡。
大多數父母給兒女的自由,都是有前提條件的。
蔡太太說完軟和話之后,身為一家之主的蔡九英又叮囑勉勵了幾句,讓他們好生在一起讀書做學問,然后又單獨訓斥了蔡涉川,讓他莫要引著人家都好孩子胡鬧。
他說這種話懂的都懂,明著是讓蔡涉川不要引著秦川兩人胡鬧,暗地里卻是讓秦川兩人不要把他的兒子往歪路上引。
秦川與黃九郎又不是傻子,自然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兩人對視了一眼,你一言我一語地將蔡涉川夸贊了一番,只說兩人自與蔡涉川相交以來都獲益匪淺。
很顯然,他們都沒有在意蔡九英這意有所指的態度。
但他們不在意,蔡涉川自己卻覺得十分尷尬,“爹,你說這些做什么秦兄與黃兄都是縣令大人看好的人,我又豈敢帶著他們胡鬧”
每一個被家長嚴格控制學習范圍甚至交友范圍的孩子,恐怕都有和蔡涉川相同的煩惱。
蔡涉川覺得自己已經是舉人老爺了,不是小孩子,早已經能替自己做主,能為自己負責了。
他迫切的想要脫離父親的掌控,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
堅持要到城外書摘去讀書是為此,疏遠妻子親近來歷不明的顏如玉也是為此。
可是他的反抗太過莽撞,也太過不成熟了。非但沒能順利擺脫父親的控制,反而將自己的把柄送到了父親手里,加重了穿在自己身上的枷鎖。
見兒子竟敢當著外人的面頂撞他,蔡九英立刻就拉下了臉,呵斥道“兩位賢侄自然都是好的,我只怕你又犯了老毛病,耽誤了人家的課業。”
蔡涉川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非常難看。
見兒子又要和丈夫頂牛了,蔡太太怕他們父子二人越鬧越僵,急忙拉出孫子和孫女來緩解氣氛。
“涉川好不容易帶朋友回家,很該讓維兒他們也都來見見長輩才是。”
她悄悄給蔡九英使了個眼色,讓他在外人面前給兒子留幾分顏面,嘴里笑呵呵的說“你們是不知道,聽到涉川要帶朋友回來,那三個孩子別提多高興了,一早就嚷嚷著要拜見父親的朋友。”
黃九郎微微蹙了蹙眉,意味不明的看了蔡涉川一眼。
又是帶著拜見長輩,又是要讓小輩來拜見的,這儼然就是通家之好的待遇。
據他所知,秦川與這蔡涉川今天才是頭一次見面,這蔡涉川的行為,也未免太過殷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