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坐在一起,魏父問青川,“川子,兩個孩子的戶口現在是京都戶口,那小敏的戶口能遷過去不”
因為孩子的戶口牽扯到知青的原因,加上青川本來就是京都人,兩個孩子的戶口在今年遷了過去,因為在那邊買了一套后海邊上的獨門獨院的一進院。現父子三人的戶口都落在那套房子里。
對于岳父的問題,青川想了想說,“爸,我和小敏商量過了,小敏也沒有個正式工作,加上我們現在的生意不錯,不打算把托關系把她的戶口弄過去,放在村里還是個退路。以后有點什么風吹草動,不至于沒有退路。”
真實的想法是沒有必要,什么退路,只是一個借口。
不影響孩子們的戶口就行,魏紅敏的戶口過不過去,真是沒有什么必要。留在村里,保留宅基地,以后也許還能用的上妻子的農村戶口。
此時,魏紅敏也說,“爸,是真的沒有必要,孩子們的戶口進了就行,不影響他們上學就行。我的戶口還是留在咱村,青川和我說了,我們再在京都置辦兩套院子,以后再村點錢,就回村把家里的老房子掀掉重建,以后回來也能住的舒服些。”
老爺子贊同孫女婿孫女的意見,“我看行,沒工作轉戶口干哈,小敏在村里還分了田地與山地。轉戶口進城又沒得工作,到時候田地又要收走,兩頭都落不著,有啥意思。現在這樣挺好。”
見老爺子這么說了,魏父就不說什么了。青川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時間,去廚房開始做飯。小夫妻倆一起,一個多小時后,房間里支起一張大圓桌。滿滿的一桌子的菜,都是好吃的,老二的倆個大的,口水都快滴落出來了。見到一桌子的葷菜,兩眼發光,晶亮晶亮的,對著青川一通馬匹,使勁的拍。
到現在學會的好的詞匯估計全用在了青川身上。
吃飯的時候,青川對著二舅哥說,“二哥二嫂,你們最近沒事,跟著我學習鹵菜,以后你們可以在濱城賣鹵菜。等有了錢就自己買間鋪面,在城里買套房,以后的日子,比城里上班的雙職工好多了。”
此話一出,全屋的成年人瞬間靜止,只有幾個孩子的聲音。魏二哥結結巴巴的問,“妹夫,你把秘方教給我啊”
摸著好笑的青川,“嗯,教給你,咱倆也不在一個城市。你做你的,我做的我的。不過你的答應我一個條件”
還是有點斷檔的魏二哥,望了眼親爹,又看向親妹妹。不過魏紅敏白一眼他,說道,“看我干嘛,好好學就是,開年以后,等到春耕以后,你才能去。”
“那是,那是肯定的。”一切都還沒有開始,家里還不能丟下,田地是要種的,不能全考靠爹媽干。加上妹妹的田地,家里的田地不少,給爹媽做種,得累死他們。他用力的點頭保證,看著青川說,“妹夫,什么條件,只要不是做壞事,我都答應你。”
伸手指著四位老人說,“以后爺奶與爸媽,我和小敏也會管,只是畢竟隔的遠,有點什么事也不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能管得了的。大哥大嫂的工作性質,你也知道,他們自己也做不了主。家里的老人就得靠你們多回來看看老人,三病兩痛的得讓你和二嫂多操心。老人看病住院之類的,你們要么及時聯系我們,要么先墊錢,等事后我們再給你們,該我和小敏出的,我們不會含糊。老人方面就得你們多出力,還有我家父母雖然偏心,再怎么樣,我也得認他們,也得盡該盡的義務。以后肯定不能年年回來過年。
在京都讀書的兩年多,我一直沒有回去,不是不想,是因為我家那情況,不可能給我留了房間有地方住。
還有我爸媽也覺得找個農村媳婦兒會增加我的負擔,對小敏估計有成見。所以我在自己沒有房子時,一直忍著沒有回去。現在京都買的小院在我們回來前已經修整好,年后,我們肯定要在開學前回去一趟。
家里的事情就請二哥二嫂多幫點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