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芒之所以是失蹤,而不是死,劇情還真又發生了改變,一切的改變還要從他那段沒有鏡頭的日子說起。
自從畫作被撕毀之后,易芒就一直在等待自己殺青的那一刻。
按照劇本里的情節,接下來好幾天內,章瑞辰都不會來找他,他們會逐步查出這個案件的真相。
章瑞辰會覺得,夏芒之所以要隱瞞,是因為他知道或者說猜測到了被領養的孩子們到底遭遇了什么。
所以他暫時不會來找夏芒。
而等他下次知道夏芒的行蹤,就是夏芒被殺了。
因為不需要面對鏡頭,處于完完全全自由狀態,易芒整個人都放松了很多。
反而是鐘嘉宇一直在關注他,非常的警惕。
易芒也不覺得奇怪,畢竟他現在的做法,大概跟他想象得完全不一樣。
實際上,易芒理解鐘嘉宇的不理智,如果夏芒這個角色不是他自己求來的,他也會覺得委屈和慘。
不過夏芒這個角色是易芒自己求來的,也是自己要求出現這樣一個被誤殺的好人,所以算起來還是他讓編劇為了合理,而將鐘嘉宇寫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說還真不能全怪人家鐘嘉宇了。
鐘嘉宇今年二十歲,剛上大一。
他是個藝術生,本來是k市美術學院的學生,好像是后來覺得還是想要個明月大學畢業的名頭,最后從k市美術學院退學,復讀了一年又考上了明月大學美術系。
實際上他會從k市美術學院這個全國四大美術學院之一的學校退學,根本就不是因為明月大學畢業這個名頭。
實際上鐘嘉宇還有一個妹妹。
媽媽在懷妹妹的時候,爸爸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本來是不打算要孩子的,妹妹卻意外來了。
媽媽不想打掉孩子,所以硬是在那個時候要把妹妹生下來,卻又因為爸爸工作繁忙,疏忽照顧,媽媽得了產前抑郁,在生妹妹的時候,妹妹的個頭大,醫院還是推薦先順產,不行再剖腹,結果生產過程太長導致妹妹缺氧損害了大腦功能。
醫院方面賠償了一部分錢,但是妹妹大腦的損傷卻已經注定了要影響她一生。
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后,并沒有從抑郁的情緒里走出來,所以鐘嘉宇這個比妹妹大八歲的哥哥,便帶起了妹妹。
妹妹因為大腦功能損傷,無論是學走路還是說話,都比正常人慢很多,媽媽又時不時處于抑郁狀態,所以大部分時候鐘嘉宇擔負起了照顧妹妹的責任,他很喜歡自己的妹妹。
但是鐘嘉宇畢竟是小孩,不可能一直帶著妹妹,大部分時候他都需要去學校上學,而爸爸又持續性的缺席。鐘嘉宇是想讓媽媽請一個保姆的,但是媽媽卻流著淚,覺得鐘嘉宇是在指著她帶不好自己的女兒。
鐘嘉宇畢竟是個小孩,到底是沒有辦法,確定媽媽基本可以照顧妹妹后,他只能安慰自己,一切都會好的。沒想到在一次媽媽帶妹妹出門的時候,媽媽被摩托車撞倒,送往醫院的時候,沒人注意到一旁的妹妹,妹妹就這么失蹤了。
爸爸在這個時候終于出現了,他仿佛在注意到家里發生的一切,看到自己悲痛到無法自拔的妻子,他打算帶著全家搬家,希望妻子離開傷心地,他們一家繼續回到從前。
鐘嘉宇在那個時候才突然發現,他的父母很恐怖,又或者說,人本來就是這么恐怖的存在。
爸爸為了事業可以忽略家庭,他本就和妹妹接觸的時間不多,感情不深,加上妹妹因為缺氧導致腦部受損,他也不太高興,所以才可以這么快就放下孩子,說不定還在心里慶幸著,慶幸著這個腦子有問題的孩子就這么走丟了。
至于媽媽。
在最開始鐘嘉宇是心疼媽媽的,但是后來他才意識到,媽媽對生育妹妹是缺乏考量的。
而且媽媽異常的依賴和渴望爸爸的關注。
媽媽說她被摩托車撞了,是因為她抑郁癥發作了,她很自責。
但是實際上,如果真的是抑郁癥發作想死的話,怎么會只是被一輛摩托車撞了,對方的車速還不是很快,媽媽頭上的傷是因為被撞倒后撞到地面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