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二年。
萬歲爺年初廢了太子胤礽,這件大事卻出乎意料地讓朝廷內外沒什么震蕩,原因無他,這幾年來,萬歲爺對太子的失望,眾人是肉眼可見。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萬歲爺在端午大病一場過后,卻是將皇位給了四阿哥胤禛,而不是大阿哥。
他老人家升為太上皇之后,一甩手就把朝廷上下所有的事都放下,帶著后宮妃嬪去了避暑山莊避暑去了。
“慢一些。”
春曉這十幾年來越發有氣勢了,如今在宮里被人喚為春嬤嬤。
她正盯著宮女太監們搬抬東西。
這避暑山莊修建多年,這回是萬歲爺,哦不,太上皇頭一次帶人來這里避暑,特地給阮煙和安太妃挑選了無暑清涼和延薰山館兩個地方。
無暑清涼這地方開闊,前后兩進的大院子,被竹林圍繞,即便是這會子晌午,這里的風也似乎比旁處的清涼些。
春曉正不錯眼地盯著太監們搬抬東西。
下面的人不知道底細,春曉卻知道,她們這回來住,興許是要住到年底,以后更是保不齊就要在這里常住了。
畢竟太上皇一退位就擺明了不想再去操心國事,跑到這地方來,甭管是為他自己也好,是為剛登基的皇上也好,以后這避暑山莊就是太上皇和皇太貴妃和太妃嬪們的住處了。
“春嬤嬤,娘娘叫您進去歇一會兒。”
紅豆和綠草滿臉笑意地過來。
紅豆道“嬤嬤,日頭這么大,您進里面去吧,我們倆來盯著就是,您有什么吩咐就說一聲,別累著您。”
“不過是看他們搬東西,哪里就累著我了。”
春曉笑道。
她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身上衣裳也是整齊別致,鬢發上簪著珊瑚佛手簪,氣度不同尋常。
紅豆笑道“嬤嬤,您就進去吧,我們哪里不知道您身子骨好,不過是娘娘和我們心疼您罷了。再說,您教了我們這么多年,難道我們連這點兒小事都做不好不成”
聽紅豆這么一說,春曉這才進屋子里去。
阮煙見她進來,便笑了,招呼她到身旁坐下,春曉虛坐著,道“娘娘的東西下面人已經搬得差不多了,約莫兩個時辰后能把東西收拾妥當。”
“你先喝口茶潤潤嗓子吧。”阮煙示意小宮女給她倒了杯茶。
春曉這回沒推辭,喝了口茶,只覺得茶香濃郁,瞧了一眼,道“這是四格格送來的磚茶吧”
“可不是。”阮煙道“她那孩子說喝著這茶覺得喜歡,就特地叫人送來,本宮和安妃都以為是什么東西,結果一嘗原來是湖北產的,歷來貢茶里也有,只是不如她送的茶味濃郁罷了。”
春曉微微一笑,“雖是如此,也是格格的一片心意。”
阮煙和她說了片刻話,沒留神就過了一個時辰,錯過了睡午覺的時候。其實今兒個也不適合睡午覺,無暑清涼這地方到處都是人在搬抬收拾東西。
阮煙想著這個時辰外頭也不是太曬,就索性帶著春曉去周圍走走,避暑山莊可謂是集齊了舉國之力修建,全國最好的工匠、最好的材料無不都被送到這里來。阮煙和春曉只是繞著周圍走了一圈,也覺得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更不必說那些小宮女太監了,哪個不都是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這周圍景色。
就近逛完一圈,回去后差不離也到黃昏時候了。
這會子用晚膳卻是有些晚了,阮煙本想和安太妃一塊兒用膳,可派人去請,回來卻說安太妃已經歇下了。
“歇下了這么早”
阮煙驚奇道,她瞧了眼屋子里的琺瑯自鳴鐘,這個時辰才不過酉時罷了。
阮煙也沒多想,安妃身子骨素來不太好,不如她健康,興許是趕路太累,所以才早早歇息,她道“那就算了。”
雖則沒了個飯友,阮煙的食欲不減。
住在避暑山莊比在紫禁城的好處就在于食材都十分新鮮,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就是蔬菜瓜果也都比在宮里頭的脆甜。
阮煙要了一道紅燒魚、一道炸河蝦、炒茭白和桂花蜜藕,就著一碗碧梗米,吃得十分滿足,紅燒魚魚肉鮮美,吸滿了湯汁,咸鮮十足;河蝦沒去殼,是阮煙特地要的,炸的酥脆,連蝦殼都帶著一股子香脆;茭白更不必說了,清香爽脆;桂花蜜藕用的是池子里新鮮的嫩藕,這個季節的藕就是不加蜜也有一股淡淡的甜味。
吃完飯,阮煙特地叫夏和安去打賞了膳房,雖說有材料鮮美的優勢,但這膳房的手藝的確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