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弟弟都成家立業,家里有田有菜地,怎么還能這樣理直氣壯地寫信來,要她準備年貨
讓女兒不斷補貼娘家,因為都姓孫,是一家人。可母親不是說兒子才是女人最大依靠嗎這不是矛盾嗎
口袋里的家信有些發燙,孫文姣想了想最后還是寄了封掛號信回去,隨信寄過去二十塊錢,說今年剛調到農場什么都沒有安排好,等年后再回家拜年。
臘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家家戶戶掃塵、清灰、整理屋子。
孫文姣今天收拾完宿舍樓,找同事借了張大圓桌面,在屋里擺開,一早買肉、買魚,準備接林家弟弟妹妹過來吃個小年飯。
林滿慧拎過來一只殺好的公雞、十幾個雞蛋,還有一大籃子蔬菜,一家人歡歡喜喜做好飯菜,玻璃杯里倒上米酒,聽著弟弟、妹妹們給自己敬酒,說著“大嫂辛苦、你們回到農場一家人團圓真好”之類的話,孫文姣笑得很開心。
林清玥戴上二叔從省城買回來的呢子小花帽,喜得滿臉放光,不停地問“叔叔、小姑,你們看我這帽子漂亮不”
林滿慧穿著新鞋子,鞋子底下墊著大嫂送的新鞋墊,厚實、暖和,繡著喜鵲登枝的圖案,只可惜這份樸素的美旁人欣賞不到。
天色漸晚,拉亮屋里的白熾燈,酒菜、年飯在燈光下顯得更有氛圍。
屋外有人在放鞭炮,林滿慧與林景嚴沖玥玥挑了挑眉毛,從懷里掏出一盒煙花晃了晃,引來玥玥一陣驚喜的尖叫“花炮”
林景智搖了搖頭“唉,小孩子過年就喜歡這。”
正在說話、談笑,忽聽得屋外有人喊“孫老師、林老師,你家來客人了”
夫妻倆對視一下大過年的,是誰來了
屋門本就沒有關,孫文姣起身走到門邊,看到鄰居熱情地領著一個人走過來。看到這一道敦實的身影,她瞪大了眼睛“文善,你怎么來了”
來人正是孫文姣的大弟弟孫文善,他個子不高,穿著件厚厚的土布棉襖,頭頂戴著頂藍帽子,背著個軍綠色的挎包,左手拎一個白色紡織袋,看到孫文姣憨厚一笑“大姐,我可算找到你了。”
孫文姣乍見親人,滿心歡喜,謝過鄰居之后忙將孫文善迎進屋。
走進屋,孫文善看到一屋子的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今天是小年咧,我是不是打擾到大姐夫一家吃年飯了”
林景智沒有說話,倒是老二林景信忙起身讓位“哪里哪里,你遠到是客,請坐請坐。”大嫂娘家人,自然是貴客。
孫文善從岳城縣原陽大隊孫家坪過來,坐火車、汽車,再加上走路,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也難怪這么晚才到。
孫文姣端了一杯茶,孫文善一路上舟車勞頓,又餓又渴,接過茶一口氣灌了下去,這才喘勻一口氣。
孫文姣一直盯著他,看他雖風塵仆仆,但眉眼舒展、神情自在,不像是家里出事的模樣,一顆提著的心這才放松了一些,問道“家里還好吧”
孫文善道“家里挺好的。”
孫文姣繼續追問“媽身體怎么樣爸還咳嗽不”
“媽最近腰不舒服,爸到了冬天就咳,都是老毛病,沒什么大事。”
聽到這里孫文姣才心安,替孫文善盛了一碗雞湯,溫柔地說道“文善,先喝點雞湯。小年了,你這大老遠地過來看姐姐,有心了啊。”
孫文善看這雞湯表面浮著一層厚厚的黃油,濃香撲鼻,羨慕地說“大姐你這日子過得好呀,小年就吃上雞了我們家養的那些雞都舍不得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