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我來幫忙,還要做什么”江魚放下孩子就出來準備做飯了,沒想到江小滿手腳比他還快,已經把兩條魚給處理好了。
“你去菜園子里幫我摘點菜還有蔥蒜什么的,我要幾根大蘿卜,有胡蘿卜也弄幾根來做配菜。”
“還有菜心、香蔥、蒜苗、嫩姜、韭菜,對了,有折耳根也給我掐一把,不用挖,直接掐上面帶葉子的嫩芽就行。”
江魚拿了菜籃子去自家菜園摘菜了。
這邊,江小滿處理好魚和泥鰍,把手機架了起來,打算先拍點素材,晚上放個預告。
自從上次他跟著山巖他們進了一次老林子之后,喜歡跑山的粉絲天天在評論區嗷嗷叫著問他什么時候才進山,眼看著再不進山就要脫粉了,這不,江小滿趕緊就給安排上了。
“今天來山巖哥老家這邊啦,秋天到了,山里的野山菌也都冒出來了,明天我們要進山采菌子,看,我舀了這么多米,今天要多煮一點米飯,吃不完的做成飯團,明天一整天都在山里,只能多準備點干糧帶著啦。”
江小滿一邊對著鏡頭跟粉絲嘮嗑,一邊把滿滿一盆洗干凈的大米倒入山巖家的大柴鍋里。
因為今晚要煮的米飯比較多,所以米飯上面就沒有蒸菜了。
魚和泥鰍涼了之后都很腥,所以不能拿來做干糧,他打算全都拿來做成菜,晚上一口氣吃掉。
除了晚上吃的菜之外,還要再準備點做飯團的配菜。
他們這邊常做的飯團,其實并不是城里賣的那種精致飯團。
與其說是飯團,更準確的說,其實就是米飯包菜。
山里人家過日子都很節省,農忙時節又沒時間做飯,也不可能真像一些打著農村生活噱頭的短視頻博主那樣,農忙的時候還帶著食材去地里野炊,一般都是把家里的剩飯剩菜團吧團吧,餓極了都沒空加熱,直接打開包飯團的塑料袋就開吃。
能吃得上飯團的,還算是家境殷實的呢。
聽他爸說,他們年輕那會兒進山撿菌子砍筍子什么的,可舍不得拿白米飯做飯團帶著當干糧。
白米飯那是過年或者請客的時候才舍得拿出來吃的。
江有糧他們都是直接拿背簍從家里裝點煮熟的洋芋,再帶點辣椒面和鹽巴,餓了就拿洋芋蘸著辣椒面吃
相比之下,他們現在的生活,真的是好太多了
最起碼,因為要進山干活,山巖直接從集市買了五十斤大米背了回來。
江小滿先把兩條大魚切成塊,然后把燉泥鰍的豆腐切塊,拿涼水沖洗幾遍。
本地的豆腐都是拿石膏水點鹵的,做出來的豆腐,吃著有股味兒,大人吃著無所謂,家里兩個小孩子要吃的話,最好還是拿清水多沖洗幾遍,再泡在涼水里。
這樣處理過的豆腐,拿來燒泥鰍,一點石膏水的味道都沒有。
忙完這些,江魚去摘菜還沒回來,江小滿閑不住,索性從廚房的房梁上取了一塊臘肉下來,先拿到灶膛里燒一燒,再用熱水泡一下,等表面被熏黑的地方泡軟了之后,拿刀把表面一層煙灰刮掉,洗干凈,切成指頭大小的肉丁。
“小滿,我還挖了半籃子洋芋回來,咱們晚上再炸個洋芋吃吧”江魚興沖沖地挎著菜籃子回來了。
這個季節,郎山家家戶戶的菜園子里都有洋芋,這玩意兒可以做菜,也可以當主食,非常百搭,哪怕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也依然有老一輩習慣燒洋芋帶上山做干糧。
郎山本地人對洋芋真是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