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有個小地炕,晚上燒起來,地上也暖烘烘的,比睡房間還舒服呢,那邊還有電視機,一幫小子們鬧哄哄地都擠了過去。
只留下江小滿,一臉尷尬糾結地看著山巖和江魚。
這倆人是一對啊怪不得剛才那幫臭小子跑得飛快,真要跟他們倆睡一屋,總感覺怪怪的
“咳巖哥你們早點睡,我突然想起來之前買了一部大片還沒看完,今晚我睡客廳那邊哈。”
說著,電燈泡自動自覺地卷鋪蓋跑路了。
第二天上午,剛送走來幫忙的人,孫哲遠就背著行李過來了,聽說他們昨天剛把皇菊苗栽下地,頓時懊惱地拍了拍腦袋“忘了跟你說了,這也得拍點照片視頻啥的留做檔案啊到時候萬一要參加個評選什么的,還要另外寫材料呢。”
“哲遠哥你忘了我是做什么的啦我就是拍短視頻的啊”江小滿哈哈大笑,“昨天拍了好多視頻呢,你要截圖我也能給你截出來。”
孫哲遠這才想起來,江小滿不但是個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他還是百萬粉絲的大v呢。
“我真是忙糊涂了哈哈”孫哲遠也笑了起來。
放下行李,這個急性子的扶貧干部,就急急忙忙催促江小滿,先帶他去看看他們家放在林子里的蜂桶。
臨走之前,鎮上的宣傳干事還特意把他們鎮上唯一的一部單反相機給他帶上了,讓他千萬別忘了多拍幾張好照片,回頭順便幫鎮上完成一篇宣傳報道的任務
基層干部不好當啊
扶貧的路上還要順便寫個稿子。
江小滿家從去年到今年,陸陸續續做了有五十多只蜂桶了,除了這些蜂桶之外,江有糧還用一些木板邊角料,借著山上巖石突出的地勢,搭了不少天然的蜂箱,擔心別人不小心給碰塌了,還在上面拿木板和墨水寫了自己家的名字。
看著這些簡陋的“蜂箱”,孫哲遠不由陷入了沉默。
他一直都知道,郎山這邊的老百姓為什么非常抗拒“返鄉創業”這條路。
說他們目光短淺,孫哲遠是不肯承認的,誰不想發家致富呢越是窮的地方,想要逆天改命的人就越多。
最關鍵的原因,還是普通家庭沒有承擔創業風險能力。
江有糧家能蓋得起兩層半的樓房,家庭條件在郎山這一片已經算是不錯了,還是只能摳摳搜搜地拿木板邊角料來做蜂箱,更何況其他條件更差的家庭了
想到這里,孫哲遠好似被一盆冰水兜頭澆下,瞬間就清醒了。
剛才來的路上,他還躊躇滿志,覺得山里人家自己也種樹的,多砍幾棵樹,每家做上一兩百個蜂桶,到時候往山里一放,有山巖他們負責上門收蜜,到時候老百姓坐在家里等著收錢就行了。
可看了江小滿家的簡陋蜂箱之后,孫哲遠不得不承認,要想讓更多農村青年返鄉創業,帶動當地老百姓一起脫貧致富,他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