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小柳清云開口。
“要好好讀書。”柳延敬也讀過書,若是他要考取功名,就得重新去考。流放之人去考取功名,不一定就容易,柳延敬從軍,也是因為在西北這邊從軍來得實在一點,特別是對他們這樣被流放的人。
“嗯。”小柳清云點點頭。
皇宮,皇帝見了肅王,原本他就是計劃等過年后,就讓肅王去一趟西北。讓肅王去看看柳家大房種的小麥是不是產量高,還有那些棉花,也都瞧一瞧。
其實不用管小麥或者棉花,單單說那些傷藥、感冒藥、退燒藥之類的配方,柳家就該受到嘉獎。
可既然柳家能弄什么培養液,能種什么小麥,那么皇帝就更想看看。
如果柳家真的那么能耐,那么讓柳家恢復侯爵之位,又有何不可呢。
皇帝讓肅王去,也是有意讓肅王給柳家施恩。柳家若是真能耐,肅王以后登基為帝也能用得著他們。
“此次你去西北,務必得看到那些小麥長勢如何,收獲幾何。”皇帝道,不能讓人弄虛作假,免得有人把其他人地里的小麥埋過去,“朕給你兩道圣旨,去時,只宣一道圣旨,確定小麥收獲好,你再那邊停留一兩月,再宣第二道圣旨。”
皇帝說完這話,輕咳了兩聲,他的身體沒有那么好,但還是能堅持一兩年。在這一兩年的時間里,他得把一些事情都安排好,免得肅王糊涂錯過人才。
按理說,皇帝的身體沒有那么好,就不該讓中意的繼承人在外面停留過長的時間。這一次不一樣,皇帝不可能讓其他皇子去,得讓能夠讓作物高產的培養液通過肅王送上來。
縱是徐將軍之前上過奏折,可這一件事情還沒有幾個人知道。肅王是去實地探訪,再帶成果來京城,那就不一樣。如此一來,肅王在民間的名聲也就能更高一層。
這些東西是在老皇帝在世的時候發現的,那么現在的皇帝也能被百姓稱頌。百姓們會說皇帝仁德,上天才讓柳家研究出這些東西,正是因為皇帝仁德,所以柳家即便被流放了,柳家在發現好東西之后還是早早告知皇帝。
“兒臣遵旨。”肅王接過了那兩道圣旨。
皇帝有意給肅王鋪路,肅王也知道這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若無意外,他到時候從西北回來就將被封為太子。
肅王立功之前,特意去了貴妃那邊。肅王已經看過那兩道圣旨,一道是封柳玉蓮為縣主的圣旨,一道是讓柳父恢復爵位的圣旨。
只不過肅王沒有跟貴妃說這兩道圣旨的內容,免得一不小心讓別人知道,那就不好了。
“你要去西北,就去你姨母那邊一趟。”貴妃道,“看看她有什么要讓你帶給元哥兒的。你這個表弟還真會跑,生怕別人不同意他娶他的未婚妻,也是夠果決的。”
貴妃想這世上有幾個人能做到何錫元那樣,多少男子負心薄幸,大多數男子還是選擇解除婚約。若是有人說,他們便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要退婚,他們當兒子的也沒有辦法。
“兒臣一會兒出宮后就過去。”肅王回答,“明天一早就啟程。”
“嗯。”貴妃點頭。
“此次出去,雖不是秘密出行,卻也沒有多少知道此次為何去。”肅王道,“兒臣不跟您多說,有人問起您,您也不必多說。”
“本宮又不是喜歡亂嚼舌根的人。”貴妃還想著肅王能做好事情,皇帝重用肅王是好事情。
當肅王去成國公府的時候,他也沒有說柳家的事情。成國公府的老夫人得知肅王來了之后,特意過來。
“王爺若是瞧見元哥兒,多勸著他一點,讓回來。”老夫人道,“天底下的好女子多了去了,何必為一個女子受那么多苦。”
“得看表弟的意思。”肅王哪里可能多勸說何錫元,真要勸說的話,也是讓何錫元跟柳玉蓮好好在一起,這婚約絕對不能解除。
“”老夫人聽肅王這么說,心情不是很好,又不好多說,免得惹肅王不滿。
肅王去了何錫元的大哥那邊,何錫元的大哥還坐著輪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