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蘇秋雅開的鋪子的生意還很不錯。
有的東西隔夜了不一定嘗得出來,但味道沒有那么好。
蘇秋雅做美食,自是希望做得好,能賺到更多錢。免得那些人認為她賺了錢就糊弄人,就不過來吃。鋪子里剩下的東西不多,有時候就是多剩下五六個鹵蛋,還有其他的一些菜。
每天做的飯菜不少,又有賺,蘇秋雅就沒有那么小氣。
“別太省,身體不好,又如何做事賺錢。”蘇秋雅看向柳延遠,“你兄長到時候要讀書,不好多幫忙鋪子里的生意。到時候,讓弟妹跟你一塊兒來。”
蘇秋雅自是不可能跟柳延遠單獨一塊兒,那樣容易壞了名聲。要是讓柳延遠的媳婦一塊兒就可以,至于三房的那個妹妹,不好讓一個未出嫁的女子隨意拋頭露面,況且又不是沒有其他人用。
他們又不是大房,大房那邊是沒有什么人,柳玉蓮才得多做事。
“多賺點錢,攢點錢,等你們有了孩子,也好送孩子去讀書,總不能一輩子都種地。”蘇秋雅道,“到底是曾經富貴過的,我們這樣的,又能種多少地。”
“聽你嫂子的。”柳延波看向柳延遠,“多讀書。”
“一定。”柳延遠應聲。
柳延遠帶著一些食物走回石元村,反正走路也不算很遠,一刻鐘多,算是挺近的。他想二房還是比較大方,還能讓他帶這些吃的回去,那么家里也就能少一筆開支。
在他們蓋好房子之后,家里剩下的銀子不算多。柴姨娘掐著銀子,平時買肉也買的少,就擔心以后有要用銀子的地方沒銀子。
如今好了,他能賺一些錢。
柳延遠回到家里,就說二房的好話。
“鋪子里的生意很好。”柳延遠道,“等過一段時間,二哥去讀書了,就讓我們這邊再去人。”
“行。”柴姨娘點頭,“你們在鎮子里做事,看看鎮子里有沒有好人家,也給得你妹妹看看親事。”
柴姨娘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嫁到小鄉村受苦,自己的女兒也是學習過琴棋書畫的姑娘,這么好的姑娘哪里能隨便嫁了。女兒要是嫁得好,以后也能幫襯到家里。
“嗯,看看。”柳延遠應聲。
“大房那邊是別指望了。”柴姨娘道,“他們就只管他們自己,做事也沒個定性,開鋪子也是,想開就去開,不想開就不開。二房還懂得拉我們一把,大房不可能的,嫡庶有別,他們只會說這個。”
柴姨娘不喜歡妻妾之別,也不喜歡嫡庶之別,她在侯府的時候不是不想上位,可她身份就那樣,上位不了。他們現在流放西北,不同于以前,柴姨娘就想著自己現在不比柳母差了。
“多跟二房學著一點。”柴姨娘又道,“別有一點銀子,就被大房刮走。”
“不可能。”柳延遠懂得攢銀子,哪里可能隨意給大房銀子。大房開銷大,那大房就該自己去賺錢,而不是找他們這些人拿錢。
柳家大房的人不知道二房和三房的想法,他們真沒有想著找其他幾房多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