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秋雅算過了,他們以后到縣城,鎮子上的鋪子可以賣給三房的人。三房的人在他們店鋪里打工,多多少少也學了一點手藝,三房夫妻的手藝沒有那么好,那就待在鎮子上。
“去了縣城,也方便一些。”蘇秋雅道,“也就不用擔心總是遇見他們。”
蘇秋雅每次遇見柳家大房的人,躲在一邊不是,迎頭上去也不是。她就認為那些人根本就瞧不上她,心里不大舒坦。
她是生意人,那是用雙手賺錢生活的,是堂堂正正的。
蘇秋雅不認為自己比大房的人差到哪里去,要說差,主要是大房起來了,二房當初挑頭說要分家。蘇秋雅就覺得這一件事情可能是大房心中的一根刺,就想離大房遠遠的。
“行。”柳延波認為他們去縣城也好,他們不可能一直待在這個小鎮子上。
柳延波也想讓大房的人知道他沒有依靠大房,也能一步步上去。
二房的這些人極為要強,一個個就著他們不要依靠大房做很多。
大房根本就不去管二房的人如何,就算柳延波中進士了,那也無妨。等柳延波以后進了官場,就知道啪啪啪打別人的臉不是一件特別現實的事情,特別是柳延波這些沒有什么人脈的人。
景寧侯讓人送進京的羊毛線是含羊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免得有人說他們送進京的羊毛線質量太差。
皇宮,皇帝看到了那些羊毛線,這些羊毛線確實很柔軟。
“西北冷吧。”皇帝不禁道,要是不冷的話,又是折騰棉花,又是折騰羊毛線的,他想柳玉蓮一定是一個非常怕冷的人。
怕冷棉花、羊毛線,怕餓培養液種植小麥,還怕死刀槍不入的護甲
皇帝還真記不得柳玉蓮到底長什么樣子,柳玉蓮是景寧侯的女兒,又是成國公府嫡次子的未婚妻。皇帝認為柳玉蓮應當有進宮過,不過皇帝見的人太多了,難免就記不住一些人。
“其他流放的人如何”皇帝問。
“未有新鮮花樣送來。”一旁大太監道。
大太監心想皇帝是想看看,那些人是否也能跟柳家人弄出這么多東西來,奈何那些人就是沒有多送新鮮的花樣來。流放之人,若是沒有一點能耐,又怎么可能讓人送普普通通的東西。
要是送當地特產皇帝也不稀罕。
皇帝要的就是培養液等這一類的東西,也不是要美食。食物做得再好吃,那也不能讓天下的百姓過得更好。
“你瞧瞧,就這些人,還想著回京,沒點能耐,怎么回”皇帝感慨,“他們就乖乖地去從軍去科考吧。”
皇帝沒有剝奪一些流放之人參加科考的權利,除非是那家人犯了大罪,皇帝就讓那家人子孫三代都不得參加科考。
隨著羊毛線送進京的還有兩件寬松的羊毛衣,就是類似后世在網上賣的均碼的。
這種羊毛衣主要是穿在內里,要是穿在外面,那跟這個時代的其他服裝就不搭。
“送些羊毛線去貴妃那兒。”皇帝不管貴妃到時候怎么讓人織毛衣,反正他把東西賞過去了。
當貴妃瞧見那些羊毛線之后,她也不知道怎么做,就是等著那些學習了如何織毛線的人來教她。貴妃還想親自試一試,看看織毛線是如何織的。
過了兩日,肅王妃來見貴妃的時候,正巧就看著貴妃在那邊織毛衣,貴妃認為這個還是比較簡單的,她能織上幾針。
“母妃。”肅王府沒有收到羊毛線,肅王妃也不覺得這有什么。
景寧侯府就是給皇帝和成國公府送了毛線,這些羊毛線也算是稀罕的東西,至少目前沒有其他人制作出羊毛線來。
“你來瞧瞧,這些羊毛線還真不錯。”貴妃朝著肅王妃招招手,“不如織一件小衣,小孩子穿好。”
皇家的小孩子不缺穿的,可貴妃沒有想著給自己織毛衣,就想著給小孫子弄一件。她看這種羊毛線織出來的東西,沒有那么多花樣,估計她也不能憑此讓皇帝喜歡。
榮寧縣主弄出來東西都是比較實用的,而不是花里胡哨的東西。
這樣的東西就不是很適合皇宮,更適合外面的人。而小孩子比較喜歡跑跑跳跳的,穿得暖一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