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居民區大肆建設居住型建筑之外,顧米還在里面多添了100間初級商鋪,包括樹上也間隔著些距離,建設起了一座座樹上小店。
這些商鋪被分散在整片居民區內,彼此間并不相連。
它們跟其他單獨散落在居民區內的商鋪一樣,是準備由領地直營,用來開設雜貨鋪或者小賣部,就近給居住在里面的領民們一些日常所需的物品。
添加完這些商鋪之后,整個居民區已經被各種建筑擠壓得滿滿當當,再沒半點空隙可以多容納下哪怕一座建筑。
顧米看了看領地倉庫內剩余的基礎資源,還算充足,便緊接著開始建設之前因為資源不足,而一直被擱置的商業區。
原先商業街的店鋪,在領地升級擴張,被迫擴大彼此間的間隔距離之后,就已經經過顧米的一輪調整了。
她當時調整的時候已經為以后繼續建設商業區的情況考慮到了,所以現在不需要再調整一遍。
直接沿著余下的空地繼續建設下去就好。
原來領地正中間只有一條很寬闊的商業街,現在領地擴張后,本就寬闊的商業街便變得更加寬闊三倍,還在原先長度的基礎上又延伸了大約15倍。
等于整個商業街都擴張數倍。
所以顧米便規劃著將商業街建設成并排的兩條,每條商業街兩邊都能建設起一座座店鋪。
而長長的兩條街道中間,每隔一段距離,還可以連通一條條縱向的短街道,構成一片縱橫交錯的網狀街道。
面向著這些比較短的街道,也能再多建設起一座座店鋪,方便大家在里頭這些四通八達的商業街里閑逛購物。
如此一規劃起來,工程量還挺大。
索性顧米有十足的耐心搞建設。
她先一口氣在鎮務中心前后兩邊的商業街上各自添加了1000間商鋪,總共2000間商鋪。
一邊1000間商鋪,平均分布到四條街道上,每條街一面也只能建設起250間商鋪。
這250間商鋪還不夠將從鎮務中心到前城門的整條商業街給鋪滿。
然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建設一間初級商鋪,所需消耗木材就要1000單位,石料要1500單位,還得花費3000銅幣。
明明最后建設出來的商鋪面積要比初級民居小得多,至少初級民居一個客廳就有二十幾平米了,而初級商鋪一間才16平米,這資源消耗顯然很不合理。
顧米都不知道系統是怎么規定每一種建筑建設所需的資源與錢財消耗量。
難道是依照該建筑的作用價值嗎
不過這些系統建筑就沒一個科學的,在這種時候講究什么合不合理的,就是最大的不合理。
所以顧米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
不管系統怎么規定的各建筑建設所需消耗的資源與錢財數量,只要他們領地有需要,哪怕顧米再缺資源,也得捏著鼻子努力給它湊齊了搞建設。
建設完2000間商鋪,整個商業區才終于有了相對完整的雛形。
顧米在建設的時候,也有注意將溫泉澡堂給容納進偏左邊的那條商業街內。
另外,她還往里頭添加了30間飯館,8間咖啡廳,8間蛋糕店,40間旅館與20間裁縫店。
咖啡廳與蛋糕店顧米認為不需要建設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