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靈安靜的聽著,她想,那一年開始變的不僅僅是白謹亦,還有錢夫子吧。但是相對于已經成長起來的錢夫子,才九歲且從未離開過外祖身邊的白謹亦更加的茫然和害怕。
錢夫子回過神“你且回家去吧,這些卷子帶上,年初回來我可是要檢查的,如果沒有做好,定要打你的板子了。”
顧靈想到打手心這回事,有點怕怕的。說起來,在現世的時候,她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也是打過手心的,因為前一天語文老師教了一首詩,說了第二天早自修的時候每個同學都要去她那邊背,而她那天晚上去喝喜酒了,回來哪里還會想到背詩,結果第二天背不出被打手心了,雖然沒幾下,但是疼啊。
錢夫子看著她露出害怕的模樣,有些被她感染了。難得自律又聰慧的顧靈會露出這樣的表情,她的臉上不禁有了笑容“所以我到時候打板子,也不會手下留情的。”
顧靈仿佛一下子被抽光了生機,有氣無力道“學生知道了。”
接著,錢夫子又指了指一邊的一個大籮筐,是今天來私塾的時候她讓婆子抬來的“這些東西你且拿著,原是我父親的學生和一些世交送來的年禮,但年后謹亦就要走了,家中也只我一人,用不了那么多,放著白白糟蹋浪費了。”其實庫房里還有很多,都是一年一年累積下來的,只是還沒整理出來,而今這一籮筐里的,都是今年的新鮮貨。改日天氣稍稍暖和一點,把庫房里的陳年舊貨也整理出來,一并給了顧靈。
顧家人多,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都是派的上用場的。而且那些沉年的東西,對顧家人來說,也只好不壞的。
說起來她來這邊教書好幾年了,也只顧靈一個人和她處的來,大概是這孩子的性格與眾不同吧。在她的身上,她看到了沒有被條條框框束縛住的自由。
顧靈對于親近的人,從來不會客氣的,大籮筐是用布蓋著綁住的,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是顧靈高高興興的收了“謝謝夫子,夫子,回頭我讓我爹給您送幾條大大的草魚過來,要過年了,家里吃魚才能年年有余。”她家魚塘里的魚已經養了一個月了,爺爺和爹爹每天精心照顧的,借她奶奶的話說,這可是祖宗。
錢夫子也一樣沒有拒絕道“你有心了。”
顧靈微微一笑,不過隨即又犯難了“可這兩筐東西我是拿不回去的。”
錢夫子道“無妨,讓婆子幫你抬回去。”想了想,又道,“那從錢家門口出吧。”原是她為了方便才拿到這邊來了,卻考慮少了。東西從這里抬出去,眾多學生都會見到,不如從她家抬出去低調些。
于是,等顧靈領著錢家的兩個婆子抬著大籮筐的東西回家時,把在家里等候顧靈的杜嬤嬤和顧老二給震驚到了。
因為知道私塾明天開始放假,今天是最后一天,所以顧老二今天就來鎮上接人了,原以為只有杜嬤嬤和顧靈,再加她們的一些行李,卻哪里知道有這么多的東西。
便是杜嬤嬤,也大為意外。“姑娘,這是”
顧靈讓兩個婆子把大籮筐放下,并表示了感謝,回頭對杜嬤嬤道“這是夫子送于我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應該是一些吃食和布料之類的,直接搬上牛車,等到了村里再整理吧。”
顧老二道“我來搬。”顧老二力氣大,需要兩個婆子抬的大籮筐,他直接給搬了上去。不過,東西也的確沉,一個籮筐一上牛車,很明顯的沉了下去。
接著,杜嬤嬤把她和顧靈昨日收拾好的行李拿上牛車。
說起來,來到顧家四個月了,日子既安定又安穩,杜嬤嬤很是喜歡。她是賣身的下人,是會在顧家終老的,如果下半輩子一直這樣過,其實也不錯,事情少,愁心的事情就更加少了,這也等于是養老日子了。想想剛來的時候,顧家的日子并不怎么好,就是去市井買點菜,老太太都要一文錢算作兩文錢花的,但是轉眼間,姑娘每個月就能掙上幾百兩銀子了。
然而不僅如此,顧家挖起了魚塘,也建起了新房子。
杜嬤嬤坐在牛車上,看著鎮上越來越遠,她的心,也越來越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