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是帝國第二大港口,每日吞吐著巨量的商人和商品,有著發達無比的航運,最先進的造船廠。
不過這一回前往維克多港口的商人們運的是另一件商品。
西累河畔,大大小小的河岸城市沿河而建。
因為一條幾乎貫穿整個帝國南北的西累河從雅格郡西北和東南穿過,雅格郡建立起了發達的河運系統,無數發達的商業城市也因此建立。
這些河岸城市雖然比不上維克多港,但是也是繁榮富饒的大城,有著眾多貴族和商人,聚集著帝國大量上層階級人士。
其中一個叫喬巴城的城市在這些河岸城市里十分有名,尤其是受那些詩人、帝國事務官和文學家歡迎,因為這里出產全國最好的紙,順帶著也有全國最先進的印刷技術,甚至帝國的法典的初版,也是在這座城市印刷的。
無數喜歡文字和書寫的人都聚集在這里,也有替自家老爺采買上好紙張的管家和仆人們聚集在這里。
紙張是文明的載體,而一張泛著香氣的精美紙張,則能代表貴族的氣質和格調。
喜歡潮流追逐時尚的人們又怎么肯在最能透露家族底蘊的細節上落后呢。
在人們爭奇斗富最夸張的時代,一張用噴過玫瑰香水貼著金箔的金戈紙甚至能賣到一個銀幣十張,那已經不是紙了,那就是鈔票。
當然,這種所謂的金戈紙在潮流過后,又被大家嘲諷為暴發戶收割機,一味地追求貴的紙張,又哪里體現的出貴族家的格調呢。
但是不管時尚和潮流如何變化,人們對紙張的最基本要求始終沒有變過,那就是順滑,好寫,質韌,輕薄,不暈墨,至于香氣和花紋等等,那都是錦上添花的次要要求了。
喬巴城最近最流行的紙有兩種紙,一種是專門售賣給各個城市事務官們的公文紙,這種紙質地堅韌,紙面較硬,切割出的紙邊緣整齊,厚度適中,握在手里有一定分量,書寫的時候筆尖劃過十分順滑,特別適合公文書寫,一銀幣能買整整一百張標準尺寸的紙,夠一個事務量正常的中等城市用上一年了。
另一種則是專門賣給各種書法愛好者或者有大量書寫需求的人們的弗雷戈紙,這種紙寫起來特別柔軟,筆尖劃動隨心,特別適合寫花體字,紙面墨水揮發快,寫完的字跡看起來漂亮極了,最近來喬巴城的人們都喜歡采購這種紙。
比起有特殊需要的公文紙,弗雷戈紙要賣得便宜的多,一銀幣能買兩百五十張紙,換算下來,四個銅幣就能買一張。
對于能夠學習認字的貴族們和部分特殊群體來說,能達到認字這個門檻,四個銅幣就不會是他們會在意的東西,所以對購買者來說,這種紙簡直是實惠和好用的代名詞,自從弗雷戈紙被推出以來,已經火了七八年,至今沒有新的品種能壓過它。
但是今年一月的時候,喬巴城市面上忽然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紙。
賣它的商人叫它平紙。
這個名字十分怪異,不過名字這種事,往往只對命名者有意義,買的人只要看產品本身就好了。
而能讓紙之都的喬巴城人們注意到,平紙當然有它優秀的地方。
第一是它的材質,這種紙不知道是用什么技術制造的,紙張和弗雷戈紙一樣輕薄,寫起來沒有弗雷格紙軟但是比公文紙卻要軟很多,但是切割出的紙卻能夠和硬厚的公文紙一樣邊緣整齊,不像弗雷戈紙,雖然輕薄了,但是切割的時候一般都是毛邊,只能做私下寫字的用品,如果要用到公共場合書寫,只能換公文紙。
第二就是它的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