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和弗雷格紙沒差多少的書寫素質,甚至還有切割不毛邊這一點超過弗雷戈紙,平紙的價格卻和公文紙與弗雷戈紙區分成了兩個世界。
一張弗雷戈紙四個銅幣,一張平紙卻只要十分之一個銅幣,或者說,平紙一銅幣十張,因為平紙不賣單張的。
這很正常,因為無論是弗雷戈紙還是公文紙,它們也都不單賣,它們按一百張賣。
也就是說,如果拿不出四百個以上的銅子兒,就別想買紙了,而要買公文紙,那更是一個銀幣起步。
普通人家奮斗一年尚且不一定能賺到一個銀幣,更別說拿來買紙了。
所以在過去,紙這種東西完全是被貴族和貴族的依附者們的獨家用品。
但是平紙推出的第一天,就在商店上貼著,一個銅幣十張,怕那些不識字的人不認識,他們還雇了人在門口喊。
好家伙,本來只是路過的普通居民們一聽到一個銅子兒就能買十張紙,哪里還走得動
不為別的,就是這便宜,怎么都得占了啊
哪里來的冤大頭,竟然給大家占便宜來了喬巴城的平民百姓紛紛涌進店內購買紙張。
他們打的主意很好,這些紙質量再差,轉手賣出去也不會低于一個銅幣十張,而在喬巴城,只要是個外來人,就有買紙的需求,不管怎么樣,他們的紙總能賣出去的。
所以他們只要買到就是賺到。
這些人也的確賺到了。
他們將這些紙轉手賣給一些外地來的買紙顧客,大賺了一筆,但是外地顧客拿到紙一用就發現這竟然是一種不比弗雷戈紙差的紙,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比弗雷戈紙更好用啊,因為用這種紙寫字,就再也沒有切割后有毛邊,導致難登大雅之堂的困擾了
這樣同時擁有方便公開展覽和書寫舒服的紙張,竟然賣得這么便宜,這些外來的客人一時心里癢癢起來,迫不及待地打聽起了紙張的來歷。
之前平紙在喬巴城并不出名,但是賣這些紙給外地人的本地百姓也沒什么好隱瞞,反正他們就那點余錢,告訴他們自己也不能賺更多了,而進了他們口袋的錢,對方也休想再掏出來,所以他們利落地吐露了平紙的來歷。
在僅僅兩天后,賣平紙的小店就幾乎被全城的買紙人踏破了門檻好在,這里根本就沒有門檻。
但是借著這一股買平紙的潮流,平紙也在喬巴城狠狠火了一把。
但是這并沒有引起喬巴城城主的注意,在城主府情報員的回報里,只是說喬巴城出現了一種十分便宜的紙,那些外地來的小貴族們和小商人們十分熱衷。
紙張意味著身份和高貴,當紙張和便宜這個詞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就注定了喬巴城城主不會看上它。
同樣,平紙也不在喬巴城的中等貴族和大貴族紙張采購者的考慮范圍內。
平紙悄悄在喬巴城火了一把,沒有引起什么注意,又悄悄流向雅格郡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