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約克公爵是如何地暴怒,總之,新任女王將要在維克多港即位的消息從維克多港出發,沿著西累河北上,迅速傳遍全國。
全國三十六郡,九大公爵和二十七名伯爵和他們的家族背后不計其數的大小貴族們全部收到了消息,不管是震驚還是憤怒,這些人都不得不動身,準備前往維克多港除非他們是不打算將家族的爵位繼續傳遞下去了。
根據帝國基本法,也是最核心的法律條文,國王即位時,所有收到通知的人都必須前往觀禮,否則就代表此人不承認王室,即此人叛國。
按照帝國基本法,國王有權在即位后立刻馬上號召全國人民把這家人的爵位擼了,順便和前往平叛的大軍一起瓜分這家人的財產。于是,這條法律又被國人戲稱為瓜分法。
當然,事實上,帝國法明文里只規定了前半部分,但是已經成為所有人默認條文的后半部分才是這條法律的精髓。
墻倒眾人推,有機會名正言順地當強盜,搶完還有為國盡忠的好名聲,這樣的活誰不愿意干啊。
是以,即位儀式對一國國王而言,不僅是他開啟自己統治的慶典,也是用來鏟除自己敵人的好機會。
一旦瓜分開始,上層人可以分蛋糕,下層人民可以看熱鬧,除了被瓜分者,全國上下都對這樣的橋段喜聞樂見。
在本國前后兩個王朝共七百年的歷史上,有四位國王曾在即位時特意晚發了給自己的頭號大敵的通知,讓對方來不及在自己即位儀式開始前趕到。
有三位國王成功依靠瓜分法將敵人徹底鏟除。
失敗的那一位也不是敗在瓜分法上,而是敗在了辯論團上遲到的人殺光了國王的信使,狡辯說自己根本就沒收到通知,不算叛國。對此,國王也無可奈何。
而在這位國王失敗之后,后面的人就聰明了,如果要搞人,一定會提前公布一份邀請名單。
這樣的歷史反復上演幾次,本國貴族自然沒有誰敢把即位儀式的通知不放在心上。
國王不通知到你頭上就算了,如果國王公開聲明了要你來,通知也發出去了,不管通知有沒有到你手里,你最后就必須在即位儀式上出現,不然,即使國王不主動搞你,其他人也會想辦法讓國王搞你。
當然了,如果不是極端情況,大多數國王的即位儀式還是很友好的,愛排場的就提前聲勢浩大地發名單,發通知;低調的干脆只給幾家自己看得上的重要人物發通知,其余人愛來不來。
瓜分法作為一種容易引起人恐慌的手段,存在的意義更多是為了維護國王的尊嚴,作為震懾存在,而不是用來對付敵人。
歷史那三位用瓜分法成功鏟除了自己仇家的國王固然是贏了當時的敵人,在之后的日子里,下場卻絕說不上好。
但是不管怎么樣,當來自維克多港的女王即位通知被發往全國時,哪怕是強勢如約克公爵,也得乖乖前往。
不過對約克公爵而言,需要他做決定的,從來不是去不去的問題,而是怎么去、去多少的問題。
維克多港,邁提斯臉色陰沉地坐在旅館的房間里。
作為屹立北方三百多年不倒的巨型家族,霍克辛格家族的歷史和本王朝的歷史一樣長,在資歷方面,連約克家族都得在霍克辛格家族面前退讓三尺,在如今仍然保持著興旺發達的家族里,它堪稱帝國最古老的家族,是當之無愧的帝國豪門。
維克多港不是沒有本地貴族或客商試圖巴結這位帝國最古老家族的當代家主,迎王隊伍還沒進入維克多港,就有不少人提前聯系了邁提斯的人,表示愿意獻出自己在維克多港附近的莊園或者城內的房子,然而對這些顯而易見的討好,邁提斯一個都沒答應,他寧可帶著迎王隊伍住旅館雖然是維克多港最好的旅館。
邁提斯來之前早就做好了決定,他不打算和這些南方蠻夷進行太多的交流,更不希望女王在離開南方之后還和南方有多余的聯系,他只想在接到女王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將她帶離南方,越快越好。
如果不是過往的事實已定,他巴不得女王是在霍克辛格家的秘密莊園里長大,除了霍克辛格家的人一個外人也不認識呢。
但是一切都事與愿違。
從出發開始,他就諸事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