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學宮出了招生布告之后,甭管各地掌管本地軍政大權的土皇帝是怎么反應的,反正那些中小地主的群體全部都收拾了包袱,朝著青州臨淄蜂擁而去。
上一次稷下學宮匯聚這么多目光和人才,還是在戰國。
中原那么大,裝得下無數山川河流,人才英杰,中原也那么小,無論在哪里,最光鮮亮麗、光彩照人的那一部分地方永遠只坐得下那么幾個人。
自夏至商周,從春秋戰國至秦漢三國,這片土地始終都只在講一個故事。
那就是一個臺子上站著幾個人,其他人將那幾個人拉下來,自己站上去,再被別人拉下來,再換人,再下反反復復無窮盡也的故事。
上一個英杰迭起,百家爭鳴,人人心懷理想敢為人先的時代,還是在春秋戰國。
那是因為周天子不行了,諸侯王們的心都野了,誰都認為自己也可以試一試推翻上面的人去坐一坐上面的位置了。
這對人民來說是好事嗎當然不。
寧為盛世犬,不做亂世人啊。
但是大亂也意味著大治。
只有在大亂之世,舊的秩序才能被打破,新的秩序才有機會被生成。
因為一個大亂之世不是誰想要一個亂世就能輕易故意制造出來的,一個政權,如果要從上至下、無法挽回、徹徹底底地亂了,那必然是因為這個政權所代表的秩序的正確性受到了挑戰,人們認為它不夠正確了,至少,它不是那么適應當時的社會構成了,這樣才會亂,才會上上下下地徹底大亂。
這不僅叫做亂世,也叫秩序的崩壞。
對于從漢末到魏晉這段時間長達三百多年的亂象,史學家們有諸多解釋,而陸瑤只知道一點,那就是它原本建立起來的上層秩序管不住被秩序所統領的人了。
原有的人才選拔渠道鎖死了無數下面想要往上爬的人的路,而隨著帝國的日漸膨脹,被鎖死在地面以下的力量越積越多,就像一顆在土里埋了一個漫長冬季的種子,總有一天,春風一報時,它就要頂破頭頂鎖死的秩序枷鎖,建立新的更合理的世界。
魏晉的世族統治更像是一次實驗。
世族們以為自己就是這顆種子的全部,突破了地面之后就要肆意生長,并想從此堵死自己之后新的部分長出來的機會。
事實上,世族不是。
頂破秩序枷鎖的力量包括世族,卻不僅僅有世族,還有他們之下更渺小,但是數量也更多,多出來無數倍的小地主階級,甚至包括普通百姓。
世族弄錯了這一點,居功自傲了,所有他們的統治失敗了,東西晉的實驗部分也結束了。
而陸瑤不想進行這漫長的實驗了,她想快一點,直接快進到交卷。
所以她要用世族之下更小的豪族,用豪族之下更小的小地主階級,甚至是出身微賤的商人。
百家學宮就是為這些人準備的,那里有足夠的平臺,足夠的評選機制和足夠的對手,不怕人才多,不怕你太聰明,只怕你不夠聰明,顯不出你。
而只要你能從百家學宮畢業,你就完成了你的小家族從你出身的那個階級固化的小地方的華麗變身第一步,因為江北政權的真正官員選拔機構認可百家學宮的畢業成績。
從百家學宮畢業,你就可以參加婦好書院的官員選拔,等下一步考試通過,那么恭喜你和你的家族,你們成為光榮的江北政權公務員,從此以后背靠江北十萬大軍,背靠百戰百勝的扈季叢,背靠王若彩、霍思城了。
你翻身做統治階級了
即使可能還只是最小的一個小官,比如一地鄉長縣令什么的。
但那也是官。
這是過去幾百年里,無數積累了一些財富卻苦于無出身的小地主家族們無論如何都辦不到的。
只要家里有官,就萬事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