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要和自己同樣出身的別人能當官,那自己也總有一天能當官,那么這群人,就會堅定地、果決地,站到陸瑤身后。
但是陸瑤真正要用的,是數量更多、更基礎的人群,是那天下萬萬千的普通百姓。
經歷完上一個副本,她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統治者了,她的心里也許還存在善良和柔軟,但是在考慮事情的時候,已經完全是統治者的思維了。
她要用更底層的百姓,不是因為她善良,她同情可憐這些百姓,站在他們這一邊,而是因為他們的數量才是最多的,他們才是組成一個政權的根本。
沒有百姓的政權根本就不叫政權,大家都是統治者,那誰來被統治呢
世族以出身高貴統治百姓,以標榜自己的道德才能來獲得民心,而陸瑤做得更加直接些,她以利獲得民心,以唯有自己能讓百姓獲得最大的利來統治百姓。
她開了千古都沒有人敢開的門,她肯讓農民當官。
雖說士農工商,但是商人好歹有錢,工匠有一技之長,唯有農民,所有當權者都勸大家當農民,所有政權的統治在進入正軌后都要勸農、重農。
如果種田真是個有前途的好營生,人們是傻子嗎不知道自己去種田嗎
正因為種田實在是個賠本生意,統治者才要督促人種地,不種地要罰款,逃離耕地更是要抓起來,要坐牢,統治者們恨不得拿跟鏈子把人綁在那一畝三分地上,好讓人老實種田。
種田實在是個賠本生意,但是統治者都逼著人種田,普通百姓是沒有選擇,才選擇種田啊。
因為只能種田,所以才要形成重男輕女的男本位思想,越是窮的地方越重男輕女,因為越窮的地方,越依賴種田。
男人和女人的生理差距是天然存在的,男人在種地這條路上的體力優勢就是大于女人,而百姓是務實的,他們管你什么狗屁仁義道德文化思想,他們只管誰能讓自己活著,誰能讓自己活得更好。
在他們只有種田這一條路走的這個前提下,這個選擇當然是男人。
不是因為百姓先思想壞了,故意重男輕女,而是因為在有種田這一個選擇的生存環境下,重男輕女是利益最大化的生存方式,然后才有了重男輕女的思想。
但是亂世短暫地讓這樣的思想被攪亂了。
因為亂世之中,連種田也活不下去了。
男人和女人的命在亂世之中都不值一提,所以男女也沒那么重要了。
所以這時候陸瑤為他們提出的女子為官的思想,被亂世之中的普通百姓們輕易地接受了。
其實也不是他們變了,而是在另一條賽道面前,男女不重要了。
如果他們一輩子只有種地一個選擇,那么他們一定還是會重男輕女,會殺女嬰,會愛男寶,他們愛的也不是男這個字本身,他們愛的是一個男人所代表的勞動力,愛的是自己的利益。
但是陸瑤給了他們另一個選擇,一個比只種田更好,好無數倍的選擇他們可以一邊種田,一邊培養女兒讀書,女兒種地力量不夠不重要,她們還有更重要、代表利益更多的路可以走她們天性隱忍平和,耐心細致,有更強的耐力和更冷靜的頭腦她們天然就適合做管理者,適合做官。
種田是世界上最賠本的選擇,而當官是地位最高性價比也最高的職業。
統治者只有希望所有農民都一輩子只知道死種地的,可陸瑤告訴農民,你們可以讓女兒學好了來我這里當官。
男人種地是比女人厲害,可沒有人說男人當官比女人厲害,因為他們這個群體以前從來就沒機會當官。
只要能當官,誰又管到底是男農民去還是女農民去呢高貴的出身是他們永遠也無法辦到的事情,可所有農民家庭都可能生出女兒。
有了女兒,就代表這個家庭能出當官的,當官就能改變家庭困境,謀其他的出路,他們一輩子望不見盡頭的苦日子就有了希望。
陸瑤認為人類最美好的東西就是希望。
她無法給農民們太多實際的東西,因為她的時間是有限的,生產力的發展速度是要遵循物理規律的。
但是她可以給他們這個世界上最美好又最泛濫的東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