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一個叫宮揚的商人,家中極其有錢,在此次修路中隨手便出資五千錢,占到了總花費的十分之一,在碑上得了大大的兩個字,他每逢七日休息時便帶著大批仆人從這碑旁路過,每每指著那上面自己的名字得意掐腰大笑,還道“要不是城主規定每人出資不能超過一成,這條路我就一個人占了,不就是五萬錢,換我名字在此屹立百年,能為我掙來的生意又何止五萬,就是五十萬錢也值得啊”
像他這種的巨富不愁錢,每日除了上課之外便是想生意,但是來分院求學的人里也有拿著全家多少年攢的資金只為識字的,這種學子便是貿易城外五里茶棚里的勞動力來源了。
能進貿易城做生意的商人不會差錢,更不會雇不起一個兩個人替自己當向導,而貿易城內人流更迭速度極快,很多人都是談定了生意就走,他們不需要長期的仆人,只需要短工,而貿易城是辦事的地方,城中的規矩很嚴,商人們不想惹事也不會故意折辱人,這對那些錢財不夠的學子便是一個學習期間打工賺點生活費的好出路。
等他們在這里完成三個月的識字學習,家鄉缺人的便直接帶著分院里發的拼音字典回家鄉了,也有人出來一趟除了識字又生出新的野望,便會轉身扎進貿易城里。
等到慜帝六年六月一日陸瑤在青州改稷下學宮為百家學宮后,這些家境一般只為識字而來的學生又多了一條新的出路學習特別優秀的學生經過分院老師的考核,可以得到推薦信,免費前往青州百家學宮考取資優生名額。
如果能夠從那里畢業,那他們便就機會來考婦好書院的官了。
這讓那些一開始只是想著搏一搏抵著巨大壓力出來闖的家境普通的外地學生忽然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他們在分院中廢寢忘食地學習,只為能夠得到資優生的名額。
任誰聽到資優生這個名字,都會知道,這個名字代表著優秀,代表著人才。
而真正的人才向來是惹人爭搶的。
從前他們不可能做人才,因為他們是賤人,賤人連字也不識,怎么可能是人才呢,從根源上他們就沒資格是人才了。
但是現在,他們不僅能識字了,在識字之上,婦好書院分院還為他們了更順暢直接的天賦展示平臺如果覺得自己是人才,就去考百家學宮的資優生吧,從那里畢業,哪怕你不是江北政權的子民,也有機會和婦好書院的畢業生們一樣考取官職了。
溫能數兄妹倆既不屬于巨富之家,也不是連生活費都出不起的人。
他們倆出門來求學,就只為讀書識字,溫能數還稍微肩負了一些父親交代的結交一些有名望的大商人的責任,溫小妹就真的全部目的都在求學識字上了。
他們在慜帝五年十月從家里出發,找了熟路的人帶路,次年二月才進入淮南。
因為分院的學生數量爆滿,而且溫能數不放心小妹自己一個人在一個班,非要兩個人進一個班,所以兄妹倆不得不排隊,三月下旬才進入分院學習。
他們也是趕巧了。
正好學到第三個月陸瑤在青州為稷下學宮改名,向天下招生。
分院的老師趁機對班上部分優秀學生透露資優生的消息,這兄妹倆就是其中之二。
聽到消息,兄妹二人瞬間就進入了瘋狂學習的狀態。
溫能數還為貿易城內的風光掛念,溫小妹卻是心無旁騖,一心只瞄準了資優生的名額。
來到淮南,見過了淮南一個個威容不凡的女官和女老師們之后,溫小妹已經完全變了。
她之前覺得自己如果能和哥哥一樣識字那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來了之后她覺得自己為什么不能和那些女老師一樣。
更后來她有機會見到了貿易城的高級官員,發現他們竟然都是女官連貿易城的城主也是個女人
溫小妹覺得自己簡直是闖入了一個新世界。
這里一切都令她著迷,她覺得她就適合待在這里她的家鄉她再也不想回去了
于是溫小妹發奮學習,她的目標是至少也要能留在分院當一個女老師,雖然還不知道怎么才能當,但是只要她先學好本事,總能想到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