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大家都覺得,繼承家業,當官封侯,甚至連做皇帝,也不是非得男子了嗎
大概就是從王若彩受封揚州刺史開始的吧。
這個女人,改變了一切。
大家說著,已經有世族滿面淚痕地罵起來了“王若彩此女當殺她是千古罪人啊”
其余人也面有戚戚之色。
但是更多人卻已經忍不住開始強迫自己去接受這個事實,繼而準備順應這一切了。
世族之所以為世族,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比別人更高貴,而是因為他們更懂得適應環境。
適者生存,不肯順應時代變革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敗落了。
他們能仍然站在這里,就證明他們的祖先都是適應了時代變革并占到了先機的人。
他們即使是子孫,也不敢比祖先表現得差太多,不然就太對不起先祖辛苦為他們謀下的這一份家業和基礎了。
在內部調整討論過后,武昌城的世族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死活不愿真正對霍思城俯首,不主動反抗就已經是他們最大的讓步了。
而另一部分,也是世族中的大部分,他們決定主動配合霍思城,派人到青州去。
江北他們是不敢去的。
他們都看出,江北是霍思城母女的老巢,婦好書院是江北政權的根本,除了一個淮南貿易城,其余江北境內是寸土都不肯開放給外人的。
建康已經有江右豪族了。
唯有青州,霍思城在那里,百家學宮在那里,對外開放的口子也在那里別提淮南貿易城,難道他們堂堂士族,還要到一個商人出沒的地方去嗎
霍思城公告天下,百家學宮對外招生,不論男女,不論出身,不論種族,一旦從百家學宮畢業,就能進入江北政權下為官也別提去婦好書院考試,要是連這么一個小書院的考試都過不了,世族就枉為世族了。
所以,從一開始,霍思城就為外人定下了進入她的政權系統的道路想投靠我來百家學宮吧從這里畢業,就能入我門下,為我官員。
幾個月前,武昌城內的世族們認為那和他們無關,只是為天下出身低賤之人的一條通天梯,而他們,自然是慜帝的朝臣,也是慜帝的高官。
誰能想到,這么快,他們就需要去霍思城手下求一份活路了呢。
慜帝已死,福帝卻在霍思城手里。
慜帝死了,那他們這些人自然也就不算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