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的人厚著臉住在武昌城里,還占著大宅子,但是有的人已經受不住壓力,主動將自己的大宅讓出來給進入城中的將官們居住,準備自己去住小屋了。
沒想到,他們將宅子讓出去,沒多久,那將官又將宅子退了回來看得出,退的時候是有點不舍的,但也終于是態度堅定地退回來了。
“祭酒有令,”祭酒是指陳伯,這還是謝愷在時封的,如今他也還是領這個職銜,“我們進城只暫時接管城務,不能收受賄賂,更不能占百姓家財。如果你這宅子來歷不明,也等到真正的管事的來管你,到時候自然有你的好果子吃。”
宅子被退回來的人大驚,便問“那真正管事的人何時來”
將官搖頭,但是指著外面一荒千里的野地道“我不知,但是在春耕開始前,一定會來的。祭酒說,江北有抗旱稻,等管事的來了,我們江左百姓就能重新種活莊稼了。”
說到這里,連已經很久都不需要種莊稼的將官臉上也起了期待之色。
這個世界上,只有皇帝和士族不會對土地和莊稼抱有感情。
除了他們之外的任何一個百姓,一看到土地荒廢,就會心疼得說不出話,就想要流淚。
他們的生活和種地息息相關,誰都不會忘記祖祖輩輩的人對土地的渴望和期待,誰都知道,土地和莊稼才是人的命,有了地,地里有了莊稼,人才能活。
謝愷集結起來的十萬大軍絕大部分都是從江南普通百姓中拉來的壯丁,哪怕有人已經一步步爬到了將官的位置,也不會忘記,自己對土地的熱愛。
所以他們恨,恨城中的世族,也恨曾經的謝愷。
陳伯將去年年末那個叫陳學年的人的奏折讀給他們聽了,還將人抓了來,親自對證。
陳學年在去年十二月的確警告過謝愷,今年將有大旱,前所未有的大旱。
但是在當時本地豪族的刻意針對下,謝愷沒把旱災放在心上,等謝愷身死,世族上位,世族們也沒把旱災放在心上。
唯一稍微在意了一下旱災的人是本地的豪族,但是他們在意的方式就是高價買走百姓的糧,讓百姓還沒到秋天,就提前絕望。
江南大亂,無數江南百姓身死,旱災是兇手,謝愷、本地豪族和這些世族是給兇手遞刀的人。
可是陳伯告訴他們,就在一百多里之外的新安郡,同樣地處江南,同樣經歷了大旱,那里的百姓不僅沒有經歷饑荒和流民,反而在今年獲得了豐收。
因為霍思成手下有一個梅博士,梅博士發明了抗旱稻,旱災年莊稼也能活,產量比尋常稻種還高一成。
聽到這里,武昌城外的十萬大軍再也沒有了猶豫,連夜攻進了武昌城,尊安城公主為新帝。
他們都知道自己實際上的新主是誰,他們其實不在乎。
什么君臣禮義,男尊女卑,那是士族們說的道理。
他們只知道,誰能讓他們活,誰能讓大家吃上飯,誰就是他們的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