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耀仍然站在馬上,冬日的暖陽下,他青春正當年華的臉嫩的能掐出水來,眉心卻早早有了深深的紋路。
群臣仍站在一邊圍觀,卻已見瑟瑟之態。
幾年前他們還能眼睜睜看著劉耀被安王眉頭都不皺一下,但是如今,在這位喜怒無常,想法態度說變就變的年輕君王面前,群臣已經是如履薄冰,大氣也不敢出一下了。
是怎么就到了如此地步的呢
因為他們看不慣洗女,一個漢人,一個女人,竟然被他們的皇帝陛下尊為太傅,還要主宰他們胡人的朝政她憑什么
尤其是洗女竟然暗中為京中那群想改制學漢的年輕人暗中撐腰
別以為他們看不出來京中學漢氣氛如此濃重,有一半都是她暗中控制的
他們想重新要回胡人的朝政胡人的榮耀胡人的聲音
于是老臣們一邊激烈上書,請求北帝親政,一邊暗中派人在街上茶店批判洗女把持朝政,控制北帝,甚至還讓人說她使妖術迷惑了北帝,才惹得北帝不思朝政,不睡后宮,反而一門心思聽她的話。
關于傳言,前者平城百姓也深有所感,但是對于后者,平城百姓卻通通翻白眼了。
人家洗太傅為什么這么招北帝尊敬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當年北帝被安王挾持,是誰替北帝逃出桎梏當年兩路大軍圍困京城,是誰替北帝退的席獻大軍當年藩王逼近京城,是誰走遍京城替金吾衛籌足糧食等來了援軍北帝要是有九條命,那這九條命都是洗太傅救的,北帝不聽她的話才不正常吧
但是不管百姓怎么想,到底是在京中人士的一致同意下,洗太傅隱居宮中放手不管,北帝臨朝親政了。
于是老臣們迎來了他們的福報。
此時此刻,老臣們再怎么后悔,也來不及了。
別說老臣們后悔,連政見得到了北帝大力支持的年輕臣子們,也開始發抖了。
君王如此暴戾,喜怒無常,又有誰是不害怕的呢
大殿之外,席獻仍然長跪不起,不肯接受九錫,而劉耀的目光也漸漸陰沉起來。
場面已經險惡到了極點。
席獻知道,他的生死時刻到了。
今天這加九錫,他接了也是死,因為自漢以來,加九錫者幾乎最后都謀逆了,王莽如此,曹操如此,孫權也是如此,他若接受九錫,豈不是向大家表示他有篡位之心
而若是不接,恐怕也難逃一死,因為劉耀已經將接受他的恩賜和答應繼續輔佐他的國祚連在了一起,他若不接,豈不是在說,他不愿意繼續輔佐北帝國祚
所以他現在是接亦死不接亦死。
席獻一時悲憤起來,只恨自己今天進宮時沒將自己的兩千親衛帶在身邊,早知道就該讓人守在宮門外,見勢不妙立刻攻進來的
他的副將還在宮外,哪怕即刻調兵,進城救援也至少要半天,更可怕的是,他今日恐怕逃不出這宮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