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女番外
洗女,魏晉時生人,華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兩任三公,孤身入胡,文取一國,融合胡漢,死后追封韻涵公,享祭太廟,后世稱之為漢圣,為華朝史上唯二的三級政博士,入圣人碑。
洗女年少還是村里一個小小女娃娃,整天在媽媽身邊淘氣時,不是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自己要嫁人,要嫁給一個怎么樣的人。
根據她那時的標準,最重要的當然是要有錢,能給她買很多的吃的,其次要脾氣好,天天陪她玩,最后是身體好,夠健壯,這樣就能背著她進山里摘那棵長在崖上的老柿子樹上的果子啦。
她還準備和那人生一堆娃,這是她媽媽告訴她的,女人一定要多多地生娃,有很多孩子,這樣以后老了他們才能養得活自己,孩子越多,以后對自己的回報越多。
媽媽說話的時候是參照自己說的,但是洗女聽著聽著就想起了村里那個大地主家養的母豚,屁股后面也是跟著一堆小豬崽,好像的確挺威風的那她要做生的最多最威風的那個。
就這樣,洗女漸漸長大,腦子里的擇偶印象拋到十里八方外去了,她只記住了自己一定要生一堆的娃娃以后來供養自己,威風。
但是歷史終究沒有等她長大到足以嫁人的年紀。
忽然之間,胡人就來了。
她在媽媽的拼死護送下逃出了村子,臉上抹上讓皮膚從此變得枯黃粗糙長疹子的樹汁,從此見人就說自己是寡婦,身上有傳染病還不小心克死了丈夫。
她以孩子的身體和心靈,流民婦女的身份,進入了那個叫做霍家莊的地方。
聽說他們給吃的。
所以洗女就來了。
身為一個在流民群中掙扎著活下來的女人,洗女渾身上下都充滿了攻擊性,這當然也是媽媽和流民們一起教會她的,她學會了怎么和人搶食,學會了怎么殺人發火,也學會了怎么渾渾噩噩,對眼前的一切麻木。
她一度忘記了自己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以為自己真的是一個二十幾歲的成熟寡婦,潑辣又兇狠,老道又陰險,隨時都可以為了一口吃的和人以命相搏。
但是那一天,在那個叫霍家莊的地方,那里的人好奇怪,讓她們脫了衣服用干凈溫熱的水洗澡,還給她們發軟軟的稠稠的粥。
過分枯黃的樹汁也掩不去她嬌嫩的肌膚,她在給自己洗澡的時候,忽然想起來,她是一個才十四歲的小女孩,對了,媽媽讓她多生幾個孩子。
雖然還不知道以后要找誰生孩子,但是洗女已經重新開始想以后了。
霍家莊真是一個很好很好很好的地方,她愛這個地方,愛那個小小的一看就很聰明的漂亮小女君,也愛她的侍女們,還愛那個溫溫柔柔的夫人,她們說,那是小女君的媽媽。
女君的媽媽真好,和她的媽媽一樣。
可惜她的媽媽已經死了。
洗女下定決心要好好愛女君,就像媽媽愛自己一樣。
而且她還想爭寵,想讓女君最喜歡自己,她拼命努力地學習,牢記每一份新知識,努力做事,很快就得到了女君的看重。
當女君鄭重地將那一本剛剛為她們編寫好的簡體字書冊交到她手里時,她的心里仿佛沉寂三千年的冰原里被丟進來了一把火。
女君竟然,這樣看重她們。
她不僅是單純地要讓她們替她干活,她還讓她們學習。
她給她們書,對她們寄予厚望
她要做那個最好的
那一年的九月十五,婦好書院第一次評級,她是唯三的優者之一。
隔日認領孩子,她一口氣領了三個,也是唯一領超出一個孩子以上的人。
那天簽母子契的時候,女君問她為什么,她說得輕松淡然,為長遠計,為合女君大業計,其實撒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