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回家,她立馬拿出一個筍切了一小塊下來,拿著和一小把蕨菜一起去河邊洗了干凈。
陸瑤又洗了把野蔥,回去之后野蕨菜直接折成段,白芽筍切絲,野蔥切末,炒了一小盤野蔥炒雞蛋,一小盤野蕨菜炒肉,還有她最期待的,一小盤筍絲炒肉。
到了春天陸瑤就真的一點都舍不得再吃土豆了,所有她是沒有主食的,就光吃菜。
野蔥炒雞蛋,不用說,萬年不翻車的老搭檔了,不過這道菜陸瑤已經吃了一個冬天了,此刻炒出來也不過是為了做配角,真正讓陸瑤期待的是野蕨菜和竹筍。
早春的蕨菜簡直嫩得喪心病狂,焯過水除澀味之后更顯得皮滑肉厚,直接下鍋爆炒。
陸瑤炒蕨菜的時候豬油放得足足的,豬肉片切得薄薄的,另外還加了一點去籽的干辣椒佐味,最后撒一小撮蔥末,裝盤,將白瓷的大盤鋪上一層淡淡的油光,然后吃起來卻絲毫不油膩,反而因為蕨菜肉厚嫩,又有一絲極淡的獨屬于蕨菜的清苦,完全中和了油膩,嚼起來分外清甜。
竹筍炒肉又是另一番滋味,主要就是兩個字,嫩,香。
切絲的竹筍是真的嫩,炒肉也是真的香,陸瑤一筷子一筷子地夾,吃了幾口心痛就鋪天蓋地地來為什么為什么這時候沒有一口白米飯
一口白米飯一口竹筍炒肉,快活塞神仙啊然而她這里唯有竹筍炒肉,沒有飯。
就在無限的遺憾中,陸瑤一把竹筍炒肉一把淚地將一盤子竹筍炒肉吃完了。
吃完看著已經空了的盤子,陸瑤一邊不甘心地去夾蕨菜,一邊更堅定了要種水稻的決心。
有了竹筍炒肉的激勵,陸瑤又重新燃燒起了小宇宙,帶著前所未有的熱情繼續鋤起了地。
陸瑤用了半個月,將除了一平方米預留的實驗用地之外的舊菜地全部翻過一遍,又新開墾了足足兩百多平方米的菜地,才將去年收的所有土豆,芋頭,和一部分辣椒、超級耐寒白菜、南瓜的種子和蔥姜全部種了下去。
新開的土地加上之前冬天新增的兔子和雞的養殖面積,以及手工作品的住房文明面積,足有三百多平方米,讓陸瑤的領土面積從一萬三千兩百多瞬間沖到了一萬三千五百多,給陸瑤帶來了三個領土點的收入,稍稍慰藉了她這顆為花一領土點買鋤頭而耿耿于懷的心。
將手頭上有的東西都種下去了,接下來就該是種水稻了。
然而水稻遠比陸瑤平時種的這些菜要復雜的多,陸瑤小時候在南方長大,家里也種水稻,但這不代表她一個小孩子會去關注水稻怎么種她不自作主張調皮上天把插好的秧拔了就算她乖乖了。
種花家的農民花了幾千年精心伺候出來的水稻不是那么好種的,陸瑤對此絕無自己就能摸索種好的信心燒瓷她能一窯一窯地燒,用一個冬天慢慢尋找正確的路,種水稻卻不能一季一季地試,真要給她試種一次,半年就過去了,植物生長之復雜超出人類的想象,她能有多少時間慢慢摸索
陸瑤決定要買技術。
不過這倒是不急,在此之前,她決定先把自己的洗澡屋和兔子房修出來,順便先把水稻田開出來。
陸瑤生活的這一片土地靠近河流,所以土壤是很濕潤的,要鑿出一片水田來也容易直接引水入田就好。
而在引水入田之前,需要先有田。
陸瑤將自己接下來的日程分成了兩半,上午抱著鋤頭在河流和自己家之間開墾水稻田,下午修洗澡屋和兔子房。
修房子這事陸瑤已經是熟練工了,設計圖是早就有了的,所以做起來很是輕松和上午辛苦無比的開田時光相比,這就算陸瑤給自己放的假了。
水稻田和菜地完全是兩種東西,首先菜地只需要粗粗翻一遍,因為陸瑤要占游戲計算面積規則便宜的原因,她在菜地里翻地時,都是掐著距離隔一段距離翻一塊地的只要把用來種東西的這一小塊地的土翻得松軟,將土打碎,翻過來曬太陽殺菌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