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安慰自己一句,在煙霧中走動起來。
她聽著耳邊樂聲,忍不住嘀咕道“嗩吶就嗩吶,還裝什么飄渺仙樂,嗩吶不也挺好聽的嘛”
這話純粹就是找茬。
但效果很好,音樂聲似乎都停頓了一拍。
輕紗的后面,走出來兩位面色嚴苛的古裝婦人。
一位婦人懷中抱著琵琶,衣袂飄飄,發髻旁華麗步搖輕晃,柔聲道“今日考較你樂器。”
另一位則直接得多,揮動了一下手中的長鞭,發出“啪”的破空一聲響。
何其
體罰這種陋習,已經被革除了
但何其也不敢喊,這兩位婦人看起來好嚴厲。而且何其還預感到,自己得過了這關,再提破開幻境的事。
何其咽下一口口水,掃一眼辮子,開始忽悠“我學的不是琵琶。”
“那你學的是什么樂坊中什么都有。”
抱琵琶的婦人一揮袖,她懷里琵琶就接連變換,換作別的樂器,看得何其眼花繚亂,認不出來。
何其只好裝模作樣地搖頭“這些樂器都不行,都不是最好的樂器。”
“那你覺得最好的樂器是什么”嚴苛婦人面上掩藏不住,露出一絲笑意,期待地看著何其。
何其想,正確答案不會是嗩吶吧
可是再一看旁邊揮鞭的颯爽女子,何其就想到還要考較的事。
她可不會嗩吶,答了也是送命題,還不如繼續“講道理”。
何其清清嗓子,裝出自信與從容“最好的樂器,當然是我們的嗓子。”
“嗓子這和樂器不沖突,反而相輔相成。”原本抱著琵琶的女子懷中變出一支嗩吶,眉目冷下去,對旁邊的婦人道,“強行狡辯,罰五十鞭。”
何其“我不服嗓子怎么不算樂器”
“呵”,揮鞭的婦人朝著何其走近,笑著道,“你若是歌喉悅耳動聽到不需樂器,也算你通過。”
何其看著閃爍寒光的鞭子,趕緊捏捏嗓子,開始鳥叫“唧唧、唧”
鳥叫聲也是有節奏,偶爾的段落如歌,既有聲色的婉轉動聽,也有空靈悠遠的余味。何況還出自人的控制。
鞭聲已然停止,何其學著空靈鳥叫,兩位“考官”消失在煙霧中。
再接著,何其眼前的景象陡然一變,成了高墻圍成的宮殿,道路曲曲折折,四通八達,沒有盡頭。
何其站在高墻之下,似乎還聽到了熟悉的三清鈴聲。
下一瞬,張玄明手持三清鈴,出現在何其面前。
何其“師兄,你也通過樂器考試了”
張玄明看一眼手中三清鈴,將其收回袖中,面上帶了一絲靦腆“我只會這個,不過也算是樂器了。”
何其寬慰他道“師兄,你不必尷尬,我學鳥叫過的。”
惦記外面,何其對張玄明道“師兄,這應當是個迷宮,你跟著我吧。”
張玄明點頭跟上。何其第六感的事,來到王母觀后張玄明也知道幾分。
復雜繁瑣的宮墻,何其就憑著感覺,提前知道答案一般,一步路也不繞行,直接走到紅色的宮門出口。
現實的屋中。
何其和張玄明同時睜開眼。
張玄明手中請雷訣立時就要發動,結果不遠處,吹嗩吶的“男人”動作一頓,竟是將一個音吞進了肚子里。
這么一錯,嗩吶再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