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快速合作,林夏覺得還是先看一下實力,實力不行的話,合作只會兩敗俱傷,還傷戰友情。
江宣北眼睛一亮,有譜。
他忙道“你等我會兒,我這就去拿。”
說完,風風火火跑了。
林夏看著他的背影,不知道該說什么,轉身先去練歌。
最近周清在教她民族唱法,林夏現在學的就是一些民歌,需要聲音甜美,吐字清晰,音調高亢。
林夏發現了,周清想把她培養成專門唱高音的演員,而民族唱法,很能鍛煉一個歌手的唱腔、氣息。
其實林夏現在是有點迷茫的,她不知道以后的路該怎么走。
前世她學的通俗音樂,這一世撿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她也想多了解其他幾種唱法。
所以她去學習京劇,跟著周清學習民族唱法。
越學,她越覺得音樂永無止境,也分不清她究竟最喜歡哪種唱法,所以她定不下來以后的選擇。
周清對她的苦惱理解,但也沒法替她做選擇,只說“你先學著,等你學得更深入了,或許你就做出來選擇了。現在你年紀還小,不急。”
林夏也只能先放下心里的焦急,專心學習周清教給她的知識。
一首嗓音高亢的民歌唱完,林夏擰開水壺,正準備喝口水,江宣北跑了回來,額頭上都是汗珠。
“給你,我以前譜的曲子。”
林夏接過來,一頁一頁翻過去,仔細去看。她以前只是學過簡單的譜曲,所以能力有限,譜不出來好曲子。
但是她的欣賞能力是有的,也能看出來一首曲子的好壞。
江宣北在她看著的時候,心高高地提著,他在旁邊忍不住說“前面的曲子是我最早寫的,有很多缺點,后面會更好點。”
怪不得。
林夏一張張翻過去,后面的曲子明顯比前面的有進步,而且一張比一張好。
林夏看完,把曲子還給江宣北,對他說“中午的時候我把我寫的歌詞給你。”
“好。”
江宣北舒出一口氣,高高提著的心放下來,他真怕林夏說不愿意。
江宣北已經提干了,但是他現在想升級別,就需要功績,相比較林夏,他更需要一首好歌來證明他自己。
林夏把歌交給江宣北后就沒再管這件事。
術業有專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雖然和江宣北接觸僅限于演出,但林夏對他的印象很好,和呂多蕎一樣,是個很負責任的隊長。
今年注定是不平靜的一年,76年一月份,受眾人敬仰的總理去世,林夏哀傷了好久,跟著全國人民一起送總理。
總理是她最敬佩喜歡的人,是她的人生目標。陡然離世,那一段時間,她都悶悶不樂。
讓林夏心里很暖的是,她哥哥都沒有發現她心情上的不對勁,但是龔越發現了。
他在信里說“我不知道你因為什么不開心,但是我希望你一直是開心的。如果可以,我想做那個傾聽者,你可以把所有的不開心都傾倒給我,說出來,或許會好一點。”
這段話觸動了林夏的心靈,她沖動之下,一股腦地將她心里的難受都寫出來寄給了他。
寄完之后林夏就后悔了,覺得不該把負面情緒寫給龔越,更怕龔越說她無病呻吟。
但是龔越的回信讓林夏差點淚崩。
“林夏同志,對于你的傷心,我和你感同身受,因為他也是我心里的榜樣”
龔越寫了許多他對于總理離世的感受,林夏發現,她和龔越的心理驚人的相似,甚至產生了共鳴。
她被觸動了心底的柔軟,志同道合的人能這樣遇見,也是一種緣分。
所以自此之后,林夏和龔越的距離感越來越近,她自己都沒有發現,除了問題,林夏也會和他說一些她平時的事。
林夏沒發現,龔越發現了。
對于這個變化,龔越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動,去訓練場負重跑了五公里,才能安耐住激動,回來平靜地給林夏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