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皇帝一行趕到京城時,已經基本恢復了平靜。
因為皇帝沒有發話,禁衛軍也只是把大皇子困在了乾清宮中軟禁,并沒有其他動作,一切只等著皇帝回來處置。
隨著皇帝帶太子入宮,宣告了這件事情的結局,內城當中經歷了這場動亂的人都大大舒了一口氣。
晏王府內,陸想容原是在陪蕭攸用早膳的,許久不見衡哥兒了,著實有些想念,此時對著蕭攸,難免總聊起兒子。
說話之間,蕭攸說起皇帝和太子如今已經進了城,陸想容一瞬間也來了精神。
“如今可算是好了,大概還能安寧一段日子,只是不知道將來的事情會是怎樣。”
蕭攸道“依著父皇的性子,這么多年來都看好大哥,心中一向是喜歡的,倒也不會趕盡殺絕。且他素來想要賺一份好名聲,自然不會擔上殺子的罵名,我尋思著,應該會將大哥一直下去。”
蕭攸的猜想跟陸想容前世所知道的結局差不多,陸想容想到大皇子去向的同時,不免也想到了太子最后的結局。
“只是這樣的話太子殿下未必會甘心。”
蕭攸也看出了妻子的擔憂。
雖然陸想容說得委婉,但蕭攸也知道,太子殿下如今已經不是甘心不甘心這么簡單的問題了。
如今太子斗倒了最強勁的對手大皇子,也是皇子們當中唯一的親王,不管皇帝下一個想扶持誰,都不可能在短暫的時間內有能力和太子分庭抗禮。
如此說來,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朝中都無法達到新的平衡。
蕭攸是了解太子的,太子本性不壞,但對權利的追逐之心這幾年愈發強烈,且被皇帝和大皇子壓了這么久,如今一朝得勢,估計就會需要一個釋放。
而太子也有和皇帝也有很多相像之處,比如皇帝的耳根軟,容易偏聽偏信,而太子看似強勢,實則也是如此。
太子如今手下眾多不說,他本人對外祖濟國公也是言聽計從的,若是到時再無了大皇子一系的人牽制,還不知將來會做出什么事情來。
說話間,盛輝走了進來,對蕭攸道“四殿下,宮中來了圣上口諭,說是今日天色已晚,想請殿下明日一早入宮議事。”
慈寧宮內,皇帝坐在太后床邊,從薛姑姑手中將藥碗接了過來“兒子服侍母后吃藥。”
太后倒也不用皇帝端著藥碗一勺一勺往里喂,而是先由著皇帝象征性地喂了幾口,而后直接端起了藥碗,將碗里的藥一飲而盡。
“皇帝自己病著,還有這份孝心,過來侍奉哀家吃藥,真是辛苦。”
皇帝道“只要母后安好,這點小事又算什么”
太后點了點頭,道“那邊事情都處理好了”
“已經都處理好了。”皇帝道,“老大先關到了南苑,老大家里的王妃和孩子也都先軟禁在了自己府上。至于其他的事情等再過兩日,朕問過刑部和宗人府后,再行發落。”
太后闔著眼輕輕點了點頭“這次也多虧了直隸總督、紀王的配合,事情才會這么順利。”
皇帝也道“是啊,幸而老李和紀王來得及時,正巧老四也還在京中,都是出力不少。”
太后一聽皇帝開始夸贊蕭攸,瞬間氣不打一處來。
“皇帝可莫要忘了,當初敏貴人母子的給哀家和你帶來了多大的麻煩。”
“這事朕自然沒忘。”皇帝道,“只是這一碼歸一碼,不管怎么說,這次老四的確是干了不少事的,要不是他帶人包抄了王府,老大也不會這么快束手就擒。”
太后冷笑一聲,道“不過也就是是想多要一些恩賞罷了。他和老大原本就不對付,如今又遭了太子厭棄,這么賣力也是該當的。若是他要什么恩賞,你就多掂量掂量,哀家估計,不是差事就是爵位,皇帝自己把握便是。”
一大早被太后說了這么一通,皇帝走出慈寧宮時,心中就有些老大不爽。
這次事件太后的一些行為,他也不是不知道。
太后平日里把持著后宮,什么都說了算,出了這次的事情后,反而并沒有想往常一樣插手,而是隔岸觀火起來。
皇帝甚至開始懷疑,如果這次贏的人不是自己而是老大,太后也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她的好大孫。
也因著這些事情,皇帝心里有些不怎么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