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警沉默不語許久,她不是傻瓜,所以知道妹妹說的很有道理。她確實希望成為英雄,但不希望用這種方式成為英雄。
她行動了,但沒能拯救其他人。如果不是天使的突然出現,那么她今天的結局并不美好。
“你明天要見的那個朋友是怎么回事”她想要換一個話題。
“你是想說,她是個什么樣的人”瑪麗回答道。“嗯,說是網絡上認識的朋友,名字應該叫海蒂。但是實際上我是站在岸上,她是沉在水里,已經快要沒頂的那種。”
“什么意思”珍妮弗莫名其妙。
“校園霸凌,”瑪麗說道。“還記得一年前嗎就有人想欺負我。”
“有過這種事情嗎”珍妮弗一臉懵逼。“我記得你似乎是很受歡迎的。”
“受一群連荷爾蒙都尚未分泌的小男孩歡迎罷了,沒什么大不了的。”小丫頭說道。
“什么”珍妮弗從未想過曾經發生這樣的事情。
“不用擔心,姐姐。他們都是好學校里的乖孩子,做什么都得藏著掖著避免被老師看到。”而我不是。小丫頭在臉上露出一個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笑容。
只敢背后偷偷摸摸下手的家伙,怎么配當我的敵人
她開始講述海蒂的情況。海蒂的情況和小丫頭完全不同。小丫頭怎么說也是出身中產家庭,而海蒂生長在一個比較底層的工薪家庭。從小時候開始,她就讀的學校十分糟糕。她的優秀成績加上膽小的性格。
合眾國的教育制度決定了,差的學校只合適差學生,好的學校只合適好學生。在差校里成績好就是異類。而異類生來就是被排斥的第一目標。一定要說的話,好學生和差學生,排斥異類的方法各有不同。
就像是文明社會和野蠻社會,懲罰罪犯的方法不同。但懲罰本身是必然存在的。
孩子們所展現出的“惡”,是粗魯的、單純的、幼稚的,遠沒有成年人們那么復雜。成年的惡行是由利益沖突,文化浸染,性格驅動等等各種東西組成,而小孩子們的惡行動機非常簡單,會表現得很露骨、很直接,就是在人群中排斥異己。
海蒂要面對的,就是最糟糕的那種情況。
現代社會常有此類新聞出現,而合眾國中,此類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這種堆積,需要時間、需要環境,而造就了這種環境的,正是成年人。
但人類這種生物,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都存在極限。當承受壓力超越極限,悲劇就發生了。
在茫茫網絡上,兩個女孩子偶然相遇了。
已經記不清楚到底是論壇上發帖,亦或者聊天軟件的偶遇,總之,一開始完全是偶然。但是馬上,兩個陌生人之間迅速的就發現了對方的和自己的相似之處。
天才總是寂寞的,哪怕身邊最親近的人也無法跟上你的思維。所以一個能夠理解你跳躍的思維的朋友是多么難得的存在啊。不止如此,她還有宏大的計劃。小丫頭不想失去這個朋友,海蒂會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