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曇鸞師徒一邊修行,一邊苦行,經呂梁順河而下,一日途徑呂梁東正好來到一座寺院,一打聽因此地層巒疊嶂,山形如壁,故名石壁寺。這個石壁寺始創于延興二年,到現在有五十年。曇鸞看看,此廟規模雖然不大,不過此地叢山絕壁、清泉翠柏、毛竹青苔、景象萬千,甚至有境入幽玄、妙法千秋的神韻,當時令他留戀往返,便進寺拜訪。小寺住持一見五臺山高僧,又是劍俠榜的名俠到此,立刻挽留轉讓住持。曇鸞推遲不過欣然領命,決心今后以此為根本,弘揚凈土法門。于是他對石壁寺進行重新規劃布局,原來的大殿改為天王殿,并依著山勢,繼續向上新建大雄寶殿、七佛殿和千佛殿等殿堂,并更名玄中寺。
他在此地修行了幾年,之后為了繼續尋找自身治療疾病的良方,另一方面為了化緣擴建玄中寺所有的資費,大師帶領一些弟子,繼續順河南下,準備先到西京長安試試。
這一天,他們來到距離長安不遠的秦陵。走了一段山路,正直午時。弟子們已經很累,便紛紛解下行囊,吃飯休息。曇鸞簡單的吃口干糧,然后趕忙修煉日常的午課。很快弟子們依著樹蔭睡著,曇鸞則沉沉入定。
禪定之中,突然天空之中,異聲傳來,他抬頭一看,天門洞開,天神、道仙、諸佛等六欲階位,歷然齊睹,天地之間,霞光萬道、瑞彩千條,靈氣浮動,異香撲鼻。接著一道佛光耀眼,里面閃出蓮座上的西方三圣,教主阿彌陀佛、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脅侍大勢至菩薩。
阿彌陀佛表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功德,他手托金蓮花,因蓮具眾德,出污泥而不染,表示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咸收。觀音菩薩頂戴彌陀,一手執甘露瓶,一手執楊柳枝,灑遍大千世界,表大慈悲。大勢至菩薩頂戴光明寶瓶,手持蓮花,身發無邊光熾,代表喜舍、大智。阿彌陀佛在凈土佛國,以大悲為本,以方便為門,左輔慈悲,右弼智慧,慈智雙運,普度眾生。幾位大能現身,天地一片光明。
曇鸞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想叫醒眾位弟子,不過一方面他不敢出聲音,另方面弟子們則大概被金光籠罩,已經休眠過去。因此曇鸞只好獨自站起身來,迎著西方三圣跪倒禮拜。
只見阿彌陀佛對觀音菩薩說“菩薩,那和尚從龍樹為師,證得我的法門,堪為凈土宗師,可代你我在東土弘揚凈土教義,你助他一臂之力吧。”
觀音點頭答道“是,阿彌陀佛。”但見菩薩的蓮座飄到曇鸞頭頂上方天空對曇鸞說“那和尚,趕快入定,我有法門贈你。”
曇鸞聽罷,不敢怠慢,盤膝危坐,雙眼緊閉。只覺得一道神光從觀音的楊柳枝中發出,頃刻之間把曇鸞籠罩其中,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聚與氣海丹田。接著聽到觀音說“那和尚,你所正做往生論注,尚缺少無量教法,我已經把觀無量壽經讓天竺高僧帶給中土佛門弟子,現在已經到達中原且翻譯完畢,你去東方不遠自會見到,取之后,可助你完成論注。”
須臾,神光消散,天門慢慢的關閉。曇鸞睜眼抬頭,瑞像已經消失,不覺失望。這才知道自己禪定之中,得到阿彌陀佛眷顧,著觀音度化自己,連忙向空中拜了三拜。
這時弟子們也已經醒來,看見金光繚繞,余光未盡,紛紛興奮的說道“師傅師傅剛才怎么了怎么好像佛光從天而降,把我們砸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