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神軌還有個哥哥叫李世哲,按說爵位不是傳給李神軌而應該傳給李世哲。但李世哲在相州做刺史的時候,因為貪污受賄,被御史臺彈劾,剝奪了官祿,因此也取消了承襲爵位的資格。所以李神軌屬于撿個便宜。那么是誰彈劾的李世哲呢
此人叫高恭之,字道穆,遼東人。祖父高潛,獻文初年賜爵為陽關男,被封為駙馬都尉。父親高崇,字積善,任洛陽令,為政清廉,頗有決斷,官吏百姓都害怕他的威嚴。高道穆善長書法、博覽經書史籍,結交一代名流和豪邁秀雅之士。御史中尉元匡選拔御史的時候,高恭之寫奏章向元匡自薦,元匡推薦他為御史。他當上御史后,查案彈劾,從來不回避權貴奸臣。正光年間,因為有人狀告相州刺史李世哲,他便出使相州。李世哲是尚書李崇的兒子,干了很多違背法律的事情。高道穆沒有理會當朝權貴、如日中天的李崇,如實彈劾他的兒子,上表抄沒他的贓物,并讓李世哲丟了官職。
從此,李家的兄弟倆恨透了高恭之,同時也就牽連到了高恭之的哥哥高謙之。高謙之,字道讓,少年時候就以侍奉后母孝順而聞名鄉里。他除學通經典史籍,同時廣聞博覽天文、算術、歷法、占卜圖讖之類的書籍,尤其善長老子、易經。后來他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今年年初開始,接父親的班做了縣令。京城有二個大縣,一是洛陽縣,一是河陰縣,他父親早先就是洛陽令,因此朝廷讓他代理河陰縣令。
今日李神軌啟奏的倒不假。過節這幾天,有一個人用布袋裝上瓦礫片,詐稱是錢幣,到集市上騙買別人的馬匹,然后逃走無影無蹤。按說這只是個很小的詐騙性質的刑事案件,無論民生、民怨都不牽涉。不過因為李神軌怨恨他們兄弟倆,所以借這個事情對他們彈劾。
太后說“河陰縣可曾上殿”高謙之立刻從班位的最末尾出班跪倒“臣河陰縣代理縣令叩見太后、陛下。”普通的縣令屬于地方小官,沒有資格上殿,不過按照北魏的舊例,洛陽令和河陰縣令這二個京城的縣令例外。
太后說“李侍中所說的可否為事情”高謙之說“回太后,李大人所奏卻為實情,臣已經接道報案,正在全力緝捕案犯。”
中書舍人徐紇出班說道“天子腳下,竟然有人明目張膽的進行公開詐騙、巧取豪奪,這也太無視我天朝威嚴。同時也說明,河陰縣治下疏于治理,臣以為,應該對代理縣令查辦,治其玩忽職守,管束不利之罪。同時御史臺御史高恭之,身為御史包庇他的哥哥高謙之,不按率彈劾其過失,應該一并問罪。”
太后聽罷,說道“高恭之來了嗎”高恭之也連忙在班末出來,在丹陛之下軌道身軀,答道“臣高恭之見過太后、陛下。”
太后說“高恭之,此事你怎么看”高恭之因為是自家兄弟的事情,明知道是李神軌之流有意陷害,但此刻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不覺滿頭冒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