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驟雨卻未停歇,一陣寒風卷著碎雨瑟瑟吹來,惹得瓊華殿外的值守太監連打了幾個噴嚏。
幾個在旁邊候著的小內侍趕緊找人加炭,另有人忙不迭倒了茶來“石爺,您喝口熱茶暖暖身子,這夜風一起,可容易著涼。”
石庸接到手里,慢慢的啜了一口,正要說句什么,忽然間瞥見遠處宮道上有一星光亮閃爍,搖搖曳曳,飛快迫近。
有人來了。
石庸瞧見了,留守的其余幾個小內侍眼睛也不瞎,只是外邊雨下得大,夜色且深,相隔這么一段距離,模模糊糊的,實在看不清楚來人是誰。
這么晚了,怎么還有人過來
石庸心里邊暗暗嘀咕,卻想起今兒個晚膳時候,他在娘娘膳桌前侍奉時聽見的話。
陛下今晚往椒房殿去了,這回皇后娘娘的位置怕是真保不住了,娘娘吩咐著叫往家里傳信兒,看府上夫人什么時候得了空閑,進宮來尋太后娘娘說話,也幫著敲敲邊鼓。
叫石庸說,娘娘這可真是多此一舉了,若杜皇后當真被廢掉了,除去她之外,還有誰有資格入主椒房殿
就賢妃那個病歪歪的樣子,也配跟瓊華殿爭后位
石庸腸子里邊這些個心思晃了一晃,再去瞧那一點燈光,便離得近了,瞇起眼睛來使勁兒瞧,也沒能看個分明。
倒是身邊有個小內侍盯著瞅了許久,忽的驚道“仿佛是御前的梁公公”
石庸聽得眼皮一跳。
別看都是內侍,但凡占了“御前”兩個字的,各宮娘娘見著都是客客氣氣的。
這下子石庸也不瞇著眼等了,趕緊將方才偷懶摘掉的巧士冠戴上系好,又吩咐底下人去燒水備茶,自己撐一把黑傘,殷勤備至的迎了上去。
石庸往前迎,對方往這邊兒跑,等雙方碰上頭之后,石庸確定了還真是梁公公。
從前他們也不是沒見過,那時候姓梁的多氣派啊,他跟個孫子似的過去問號,人家從鼻子里往外哼一聲,就算是給你臉了,今晚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這么大的雨,連把傘都沒打,只提著一盞魚油錦糊的燈籠沒命的往這邊兒跑,倒像是后邊有人要追魂索命似的。
瞧這會兒的模樣,活像是只被淋透了的落湯雞。
梁公公心里奇怪,嘴上卻不空閑,親熱的叫著人,又吩咐底下人趕緊去備熱水和毛巾“您先進來暖和暖和,看這冷的,臉兒都白了”
梁太監這一路奪命狂奔,可不是為熱水和毛巾來的,停下腳之后狠狠喘了幾口氣,便一把鉗住了石庸手臂“陛下傳召,趕緊去請娘娘起身梳洗,陛下生了大氣,誰要是去的晚了,要在六宮面前刑杖”
石庸腦袋里“嗡”的一聲,人都木了。
梁太監看他這副爛泥糊不上墻的樣子,二話不說就抽過去一個嘴巴,恨鐵不成鋼道“愣著干什么趕緊去請娘娘起身要是誤了時辰,誰也擔待不起陛下連廢位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你還不往心里去”
石庸猛地打個哆嗦,也顧不上同他客氣,撒腿就往瓊華宮內里跑,唯恐耽誤片刻時辰。
這會兒時間雖然晚了,淑妃也的確歇下了,但她還真沒睡著。
表哥往椒房殿去了,姑母也悄悄告訴她,郎官們已經擬定好了廢后的圣旨,杜若離馬上就要被廢黜,皇后之位就在向她招手,她怎么可能睡得著
這會兒剛一開始鬧騰,淑妃就從床上坐起身了,沒等傳人過來問話,守夜的宮人并她的乳母王媽媽便火急火燎的過來了,一邊給她穿衣著履,一邊急匆匆解釋“御前的梁太監來傳旨,陛下詔令六宮往椒房殿去,也不知皇后娘娘到底說了些什么,陛下生了大氣呢,廢郭容華與林婕妤為庶人,刑杖五十,投入冷宮,令六宮前去觀刑”
淑妃僅有的那一點睡意立即就煙消云散了“什么”
她瞬間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那兩個賤人,平素可是很得表哥寵愛的,怎么會”
郭容華與林婕妤倍蒙圣恩,幾乎與她這個淑妃并駕齊驅,淑妃心里邊很明白,若非她有太后娘娘這個靠山,與皇帝是姑表親,否則一定是比不過那兩個賤婢的
可是現在王媽媽告訴她,表哥將那兩個賤婢廢為庶人,還要在六宮面前刑杖五十
淑妃也是掌過宮權的,她很清楚五十棍打下去,這二人有死無生
皇后到底說了些什么,居然能讓表哥如此震怒,對于昔日愛寵如此痛下殺手
這讓依仗出身在宮中無往而不利的淑妃有些膽寒。